文官序列,这让他很不适应。
矿工出身的糙汉子,做哪门子文官呢。
矿工兄弟组成的第5军团表现抢眼,这才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
吴军的劝降打算基本落空了,因为找不到可以做主的人~
说客,
不断遇到零星打野的小股马队。
有的见了就跑,有的主动攻击,极少数存有理智且怕死的小股马队同意无条件投降~
但是吴军对降兵开出来的条件向来不优厚。
从起兵开始,就是如此。
如今对军官都懒得封官许诺,遑论普通士兵了。
“交出战马,交出武器,可保证不死。”
就这么3条!
其他一概免谈。
不答应,就等着四面合围吧。
吴军一点不在意这些蒙古兵的生死,只是心疼那些饿肚子的战马。
……
包围圈内,人烟稀少。
一切罪责都归咎于蒙古人之前频繁打草谷。
现在,他们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缺粮!
人饿,马更饿。
一般来说,
一战马每天需要摄入不少于15斤精饲料。
若没有足够的精饲料,
就需要摄入翻倍的草料。
在渺无人烟的包围圈内,获取粮食越来越困难,许多人开始杀马充饥。
蒙古马队多是一人双马,紧急时刻杀马是传统。
荆州城上,
飘扬着吴国旗帜。
残兵远远望见了,更加绝望。
……
平均宽度8~10丈的沮漳河,就成了蒙古残兵们不可逾越的天堑。
草原汉子不擅游泳,同样不擅制造简易舟船木排。
小股马队在沮漳河边反复逡巡,就是不敢下水。
若是换成江汉平原的百姓,早就想办法渡河了,不敢说一定成功,但泅渡至少有7成生还概率。
1艘吴军轻型炮舰路过,
水手们立即用抬枪轰击~
枪炮声中,
岸上骑兵四散,两骑中弹倒下,鲜血流入浅水。
“放艘小船,今日改善伙食,吃马肉。”
一艘划桨交通艇载着4名武装水手靠岸,将还未死透的战马就地分解。
在河水里反复清洗后,
带上船烹煮~
虽然马肉不好吃,但好歹新鲜。
战争期间,普通士卒能吃上肉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
3日后,
江南来的援兵全部到位。
一部分渡过建阳河,从包围圈的东北角开始围剿。
一部分途经荆州城,从包围圈的东南角开始围剿。
水师调集了所有空置运输船,以及能够征集的民船,运送第4军团走沮漳河,绕开泥泞湿地,从包围圈的西北角开始围剿。
林淮生坐上了1艘水师嵇康级战舰,指挥会猎~
为了毕其功于一役,
他下令吴军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以连甚至排为单位散开围剿。
第1派遣军、以及临时招募的壮勇也参战。
考虑到盔甲太重,无法长久行军,派遣军这次未披甲,只是手持长矛默默前进。
顶着几十斤重甲,走个几十里,人就先累死了。
……
这是一次类似竭泽而渔的围剿。
吴军在广袤的平原上散开前进。
各部之间,保证金鼓相闻。
上万名战战兢兢的壮勇们被夹在吴军方阵之间,好似连接骨头的韧带。
人数,是关键!
荆州城内的绿营降兵2000人也被征发,拉上了战场,光秃秃的齐耳短发在风中飘扬。
林淮生一咬牙,甚至将水师陆战队、杂役也派上岸加入围剿。
拉网的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