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起身:
“快,召进来。”
一名蓝翎侍卫喜滋滋的跑进来,叭叭打了下马蹄袖:
“广东急报,撒克逊国王恭贺皇上圣寿,使团前队已抵达广州港。这是两广总督并广州将军的折子。”
“使团到广州了?规模几何?使节为何官职?”
蓝翎侍卫尴尬,没法回答。
……
和珅接过来,拆开阅览。
勉强笑着说道:
“不是使团,就是替使团打前锋的一艘商船,提前通知咱大清做好准备。”
“嗯,虽为蛮夷,还是知礼的。传旨,广州官府需好生招待朝贡使团之报信使者,按照2品官的待遇安置在当地驿馆。待使团抵达,着广州派兵护送直至京城。”
于敏中表面欣喜,内心却是极为困惑。
而和珅也一样,内心除了困惑,还有些不安。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事!
“和珅,你在瞎琢磨什么呢?”
“回皇上,奴才在琢磨这撒克逊帝国突然访问咱大清,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嗯,朕先给这件事定个基调。大清富有四海,自给自足。他若是来朝贡、贺寿,朕当以王侯之礼待之。其他的事,一概免谈。”
“嗻。”
突然,乾隆的笑容逐渐收敛。
殿内所有大臣也跟着严肃起来,紧跟形势。
……
“朕,有一顾虑。江南盗匪虽是疥癣之患,可夷使来访,若是因此低估了我大清~”
和珅连忙抢过话头:
“奴才斗胆,求皇上昭告全城,九江大捷!”
乾隆一咕噜坐直了:
“你,你说什么?”
“新年在即,为京城民心,为天下安定,为大清颜面,九江必须大捷!如此一来,民心振奋,四夷敬畏,士绅安心,待一年半载,举全国之兵彻底扫平江南。”
见乾隆还在沉吟,和珅又急切补充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人教诲,不可不听。小民何其蠢,他们听风就是雨。”
于敏中也慢悠悠开口:
“老臣附议。”
“臣附议。”“臣也附议。”
见众人纷纷赞同,已然形成了集体的智慧。
乾隆这才一锤定音:
“就依众臣工,照办吧。”
“皇上圣明。”
……
军机处拟文,六部并各旗都统衙门、顺天府衙门都在“封印日”前2天收到。
以坐堂官的智慧,立马就悟了。
于是,一层层往下传达。
顺天府的差役敲着锣,沿途喊叫:
“江西大捷,歼贼10万。”
“江南光复,海晏河清。”
恰逢腊月,四九城本来就是闲人满地走,这一下可找到高端话题了。
街头巷尾茶馆酒楼,都是民间分析家,从军事、地理、道德、甚至是风水各方面来剖析朝廷赢的必然性。
裕泰茶馆,
一群下五旗的爷们讨论的正欢时,外面传来了吵闹声。
“掌柜的,这外面是怎么回事?”
“害,您快别提了。这白米涨到了37文一斤!诸位听听,高碑店劫道的也不过如此吧?”
这一句抱怨,引来了极大反响。
下五旗的这帮旗人,最近哪個在家里不是窝着一肚子火。天天被婆娘念叨:银子不够用,市面上东西太贵!
……
砰,脸喝的像猪肝色的那三爷突然一拍桌子:
“老子就搞不懂了。既然朝廷已经击败了江南伪吴王,官兵都从江西一路杀到苏州府了。那这米价,怎么还居高不下?”
众旗人一哆嗦,惊恐的望着老那。
那三爷也意识到自己这话僭越了,甚至有“江南分子”的嫌疑。
一咬牙,赶紧换个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