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则又去了一趟皮毛一厂。
这事按道理来说传不到部里,但唐植桐猜测是胡局告诉郝仁的。
唐植桐要了缝纫机票,胡局可以对郝仁说局里已经重点表彰。
“这样啊。那您觉得什么皮好一点?”唐植桐是个听劝的,光想着开个源、创个收了,还真没想到皮质的问题。
“牛皮的最好,羊皮倒是也能凑合。”付科长回道。
“成,那就羊皮吧,边角料就行。牛皮就算了,有点贵。”唐植桐不考虑牛皮,不是买不起,而是这年头牛是重要生产资料,若真找出出口创汇的牛皮制品,导致牛减少的话,就多少有些偏离自己的本意了。
羊皮其实也能凑合用,唐植桐用过羊皮的包,那柔软的手感,绝绝子!
付科长领着唐植桐去库房拿货交钱,都是处理干净的那种,边角料嘛,意思了一下,没多收钱。
别小看这些边角料,今年还不值钱,等明后年,可能也会稀缺,毕竟去去毛,放锅里煮煮,勉强可以算肉汤……
羊皮有绵羊皮和山羊皮之分,这两者区别还是蛮大的。
绵羊皮手感好,但耐磨性差,山羊皮与之相反。
在听过付科长的介绍后,唐植桐选了绵羊皮和山羊皮的边角料,看到兔子皮边角料,还是有些不死心,也捎带了一把,都是大一点的那种。
下午的时候,唐植桐没出门,窝在厢房搞设计。
限于现在的工业水平,很多农副产品要么只出口原料,要么粗加工后出口。
这年头想接触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是非常难的,信息的不畅通,或者说巨大的信息差,让机会平白溜走。
就拿皮毛厂的付科长来说吧,他懂皮子、会加工,但他见不到外面什么样,不知道外面的需求,眼光只能看到国内,只能做一些常用的、同质化严重的皮衣、皮帽、围脖、褥子一类的东西。
能看到外面东西的那些人士呢,又不懂生产,分给什么任务就去完成什么任务,没有精力亦或是根本就没自信,骨子里就觉得自己国家产不出来……
不能说有困难就望而却步,有困难总得想办法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