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想道:“这位骠国的辅国大将军,倒也的确是个人物,心狠手辣,能屈能伸,还这么擅长察言观色,看来不能留他了。”
之所以说此人擅长察言观色,乃是因为法正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也就代表了此事尚有转圜余地。
辅国大将军正是看穿了这点,才会跪求法正。
法正心中虽然忌惮此人,表面却是不动声色的将之扶了起来,若有所指的说道:“按照我的个人看法,中南半岛上出现一个统一的邦国,对于大楚未必有益。”
“将军之所以畏惧掸国,乃是因为国内精锐尽丧。”
“若此番南征的两万掸国士卒亦折损于此,请问掸国还能继续对骠国构成威胁吗?”
辅国大将军闻言,不由满脸惊骇的看着法正,没想到对方心思居然如此歹毒。
只不过,他并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
而且真要将这两万掸国精锐尽数诛灭,对于骠国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很快,他就面露难色,道:“话虽如此,然我骠国精锐尽丧,莫说掸国如今有上国作为后盾,就算上国两不相帮,恐怕也奈何不得那两万掸国精锐啊。”
法正微微一笑,说道:“人力或许不行,如果是天灾呢?就比如,掸国军队在入城以后,所居住的地方忽然出现了一场大火。”
“那个时候,将军再出兵,可能留下这些掸国士卒?”
辅国大将军眼睛逐渐明亮,不过仍旧有些担忧的说道:“掸国终究乃是上国属国,此番又与上国联军,我们岂敢冒犯?”
法正道:“若掸国士卒遵守军令,进城以后与民秋毫无犯,自然会得到楚军的庇护。”
“若其不遵军令,纵兵劫掠,是死是活与我楚国何干?”
听到这里,辅国大将军深深看了法正一眼,而后说道:“多谢军师提点!”
法正却是摆了摆手,随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略带威胁的说道:“你务必要记住,今日之言只代表我个人想法,若是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了掸国或者大都督耳中,你知道后果!”
辅国大将军心中凛然,而后拜道:“今日之言,出军师之口,入我之耳,绝不会让第三个人知晓!”
翻译刚刚翻译完这句话,就感觉心口一痛,而后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辅国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