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让黔首不得不一直围绕我大秦的思想去思考,而无暇思考其他思想,甚至无暇自我思考,方才是对黔首思想的全面占领。”</br>“方才是真正的驭民之术!”</br>嬴成蟜说的就是汉朝!</br>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汉朝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思想垄断,所有黔首能够接触到的书本皆经历过朝廷的筛选。</br>而若是想要封侯拜将、升官发财,更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学习儒家指定教材。</br>开民智的‘智’不一定仅指读书认字,愚民的‘愚’也不一定需要让黔首不识字!</br>李斯断然道:“莫说长安君此言对错与否,此举本就不可能做到!”</br>“莫说我大秦,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去数年如一日的教授黔首,将朝堂的思想尽数塞给所有黔首!”</br>“长安君太过异想天开!”</br>嬴成蟜笑了笑:“然,李廷尉无法否认本君所言。”</br>“待到他日我大秦国力昌盛,我大秦为何不能行此举?”</br>“便是现在,李廷尉依旧以为愚民便是令黔首不能读文乎?”</br>李斯很想诡辩以驳。</br>可相较于立足于外客立场为外客争取利益,李斯更在意的是嬴政的看法。</br>所以李斯只能无奈拱手:“本卿受教!”</br>“然,若欲大兴教化,其中所废资源颇多也!”</br>嬴成蟜解释道:“所以本君才令得不更爵之下的将士在军中学习,而大夫爵并以上者于军校学习。”</br>“于军中学习之际,无须另有任何花销,只需军法吏再辛劳一些,我大秦可赠肉食、粮食以慰军法吏之苦。”</br>“而高爵者来军校学习亦无须我大秦承担什么花销,由高爵者自付即可。”</br>“若是操作得当,我大秦或许还能从中有所收益!”</br>大夫爵每年有两百五十石的岁俸,其收入可谓不菲。</br>承担在校期间的开销对于他们而言算不上什么负担。</br>李斯却摇了摇头:“学习所需之费,非只饮食并法吏。”</br>“刻刀、竹简等物亦需良多。”</br>“钱粮可由有爵者之岁俸解之,然,刻刀、竹简从何而来?”</br>“便是可以钱粮购之,却亦需诸多人制之!”</br>“我大秦本就疲敝,实无力再抽出太多人力以制此物。”</br>嬴成蟜心一横:“此事交由本君负责!”</br>李斯微怔。</br>嬴成蟜的封地颇多,若嬴成蟜发封地之力,允许各食邑之民用竹简和刻刀交税,那嬴成蟜还真能担的起军校所需的各类资源!</br>但,若是嬴成蟜付出的如此之多,那这军校究竟是大秦的军校还是嬴成蟜的军校!</br>李斯正欲开口,嬴政却已颔首:“既然王弟有此担当,寡人怎能不允!”</br>“寡人为政至今亦深感我大秦官吏之匮乏。”</br>“为达寡人并诸位爱卿心中所愿,培养更多的官吏实乃势在必行之举。”</br>“军校之策,甚得寡人心意!”</br>“然,既是大夫以上者方可入军校学习,军校人数必定不多,无须于各郡开设。”</br>“故而寡人以为,仅于咸阳设立一处军校即可。”</br>嬴政如此言说,便是已经同意了军校之策,只是细节方面还需商讨。</br>嬴成蟜想了想,也拱手道:“王兄所言甚是。”</br>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