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之后,自当封赏。”</br>“公子成蟜阵斩韩国左相韩玘,当论斩将之功,可抵劓刑之罪。”</br>“公子成蟜为我大秦夺韩国疆域,为拓土之功,当封地封爵也!”</br>吕不韦如遭雷击,不敢置信的看着嬴政。</br>本相辛辛苦苦、舌战群臣,就是为了让嬴成蟜不成为你未来的阻碍。</br>你不舍得杀嬴成蟜,好,我让步,我留他一条命。</br>但你却连他的鼻子都舍不得?</br>嬴成蟜的鼻子难道比你王位的稳固更重要吗!</br>本相在为你而战,你怎能如此背刺本相啊!</br>吕不韦压低声音,焦声发问:“王上,为何又要加封公子成蟜爵位和封地?”</br>嬴政认真的解释:“公子成蟜率军灭韩岂能无半点封赏?”</br>“此事传出去后大秦将士们心中何所思?大秦黔首们又如何看待寡人?”</br>“我大秦上下可还有敢战之心?”</br>吕不韦强压怒意的低声开口:“但律法就是如此!”</br>“遍赏全军已经足以令将士和黔首们明白大秦有功必赏。”</br>“依律惩处公子成蟜方才能令将士和黔首们知道我大秦有过必罚!”</br>嬴政认同点头:“仲父所言极是。”</br>“故而寡人认同仲父的判罚,且会将仲父的判罚传遍大秦。”</br>“仲父判罚在前,寡人封赏在后,这并不冲突。”</br>吕不韦有些压不住怒气了:“这般先罚再赏,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br>嬴政的声音也多了些肃然:“寡人以为,商君昔日特为王留下封君之权,便是意欲告知王者,法理重要,人情同样重要!”</br>吕不韦怔然:“王上,您……”</br>商鞅变法大大限制了秦王的权利,即便是秦王也必须严格按照军功爵制来封侯。</br>商鞅非常希望能进一步限制秦王的权利,但君权和相权碰撞的结果只得是商鞅进行退让,让秦王保留了封君的权利。</br>只要秦王高兴,又有点由头,秦王就可以赐下封君之位。</br>所以当今大秦的侯爵仅有吕不韦一人,但却有昌平君、昌文君、渭阳君、阳泉君等十余名封君。</br>然而在嬴政的解释中,商鞅不得不进行的让步却成了商鞅想告诉秦王法理不外乎人情?</br>这也太秀了!</br>秀到商鞅若不是被五马分尸了都可能会诈尸的程度!</br>因为这直接将商鞅的律法精神撕开了一条口子,让吕不韦的思想可以插在这个口子上,温和的对大秦进行改造,也让吕不韦的思想和商鞅的思想从直接对抗转变为嫁接关系。</br>吕不韦也曾想过从这方面入手,但只是想想吕不韦便作罢,因为这需要嬴政的全力支持才能实现。</br>而今,嬴政终于表明了支持的态度!</br>伱这么懂事,我都不好意思反驳你了。</br>吕不韦语气迅速温和了下来,用只有两个人可以听到的声音低声劝谏:</br>“王上,还请三思!”</br>“您当知臣究竟意欲何为,这是能让三方都安心的法子。”</br>“王位,非儿戏也!”</br>嬴政的声音愈发笃定:“寡人与王弟不需要这般法子来安彼此之心。”</br>“封君之权乃是寡人之权,若还有罪未抵,仲父大可判罚。”</br>“寡人再为王弟封君便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