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香草门庭> 荀家三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荀家三若(3 / 3)

他居然忘了。

党,旧指乡党,结党朋比,攻击异己,不算是什么好词,但在东汉末年,党人却拥有特别的含义,指对当时政局黑暗、宦官专权不满,而团结在一起的士人群体。

党锢,则是指将党人打入黑名单,禁止出仕做官。

东汉末期党锢一共两次,发生在桓帝和灵帝时期,两次党锢,本身其实有很大不同。

第一次在桓帝时。

东汉末年,小皇帝早夭,皇位频繁更替,由于小皇帝常常不是太后亲子,于是来自太后的外戚势力,和皇帝支持的宦官势力之间,一直进行着残酷激烈的争斗。

汉桓帝刘志,原只是汉室旁系宗亲,9岁被当时外戚梁冀推上皇位,当一个没有感情的盖章机器。

刘志不甘心于此,在宦官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除掉梁冀及其党羽。

分封功臣,五个出力最多的宦官一起被封侯,时称“五侯”。

此后,宦官集团在皇帝纵容宠爱下,日益骄矜、揽权造祸,卖官鬻爵,不按正常程序给家里的亲戚朋友安排官职,中官子弟贪财好权,骄横肆意,多行非法,欺压百姓,引起了士人群体的不满,造成士人和宦官之间的激烈冲突。

士人官员,遇到宦官子弟及阿附者犯法,判刑时就重加一等,甚至越权诛杀,而宦官们由于和皇帝关系亲近,则能直接影响皇帝的判断和命令,从而排除异己。

冲突不断扩大激烈,物议越来越多,最终酝酿成社会事件。

汉桓帝眼看事态扩展,陷入失控,快刀斩乱麻,一刀切,将相关二百余士人并作党人,逮捕魁首,并其余人终身禁止为官。

其实从整体来看,第一次党锢的影响不算大,波及范围不广,大部分党人虽然不能做官,但还活得好好的,并在第二次党锢事件里活蹦乱跳。

但第二次,情形完全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宦官子弟不法,当然是真事,不是构陷,但士人官员里,也并不是都廉政爱民的,两边都不算完全清白,只是宦官子弟行事的确过分一点。

不过,这件事本质是政治斗争,政治不讲道理,就算不是封建王朝也是一样——参考鹰酱家最近的大选,以及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汉桓帝虽然不算明君,但还不是彻底昏君,至少比他的继任灵帝差远了,在位之时,国家总体还是维持在一个稳定平衡之上,做皇帝的水平,和嘉靖差不多,唔,那时候还没嘉靖,大概汉代对皇帝的标准比明朝要高一点吧。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