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他肚子里墨水多,别看才十岁,说个什么东西随口就来,算术之类的样样都行。
本来吧,他们的爸爸私下里联系于建国,让他好好关照一下孩子们的时候,他还心里犯怵,想着这样的孩子真是金贵,怎么着都不敢让他们累着。
见到了之后,于建国看兄弟俩跟那画里的公子似的,干净斯文,更不敢大意了,像待客一样招待着。
结果,哥哥岳清武挽着袖子开始干活。
什么累就做什么。
弟弟岳清文也不闲着,能搭把手的都帮忙。
前些天会计一个数算不好,还是他经过的时候说了几句,才豁然开朗把数给搞对的。
也是那天开始,会计见了他都要笑喊一声“小岳先生”,结果大家伙儿把这个“美称”给宣扬开来,都这么叫着了。
正儿八经念过书的就是不一样。想到这儿,于建国略愣了愣,笑着朝岳清文打招呼。
岳清文脚步微顿,回道:“于先生你好。”
他现在住在于建国家,按理来说二人应该十分熟悉。
可是于建国每天一大早就出了门安排公社里各项事务,晚上很晚才回到家。
两人打照面的次数并不多。
相互之间客客气气的,不是特别熟络。
“我哪里是先生哟,喊我一声同志就行了。”于建国问:“你现在是去档案室?”
“嗯,我想找一个人的资料。”岳清文说:“就昨天,我让小王开车带去吃饭的那孩子,我忘记问她是哪儿的了,打算看看咱们公社的记录,瞧瞧她是谁。”
昨天岳清文叫车,就是找的于建国。
前段时间哥哥带着他来到金井公社,就是这位于同志招待的。兄弟俩住在于家,于建国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有什么事儿,哥儿俩都寻他来解决。
譬如昨天。
他一联系于建国,对方就毫不犹豫帮了他。
当然,这车他也没白叫。
他另给了于建国油票和车油钱。
于建国不肯收。
可他不想麻烦了于建国还让对方垫钱,硬是把票和钱塞给了于建国。
于建国有些惊讶:“你还想着昨天那俩孩子呢?”
知道岳清文的来意后,于建国一时间也帮不上忙。
他不知道岳清文带着的俩孩子是哪儿的。只听司机小王说是兄妹俩,再多就讲不清了。
毕竟岳清文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小王不好跟在旁边,留在车里等着。几人在车上的时候,孩子们都只顾着惊奇了,也没讲出来什么具体的内容。
于建国身为副社长,知道的公社里各家情况比较全面,有心帮他,就问:“那孩子你还记得有什么情况吗?和我说说,我可能知道是谁家的。”
岳清文微笑:“不用了,能找到就找到,找不到也罢。萍水相逢而已,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于建国见状便道:“那你去档案室找找看吧。”
他并没把岳清文请孩子吃饭这事儿太放在心上。
于建国知道,岳家兄弟俩心善。而这里有很多人家还很穷,兄弟俩平时看到了穷困的人家都会搭把手,帮忙做做活儿什么的。
这一次想必小岳先生又是想到了要帮一帮对方。由着他去就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志间互相帮助挺好的。
两人即将分别的时候,岳清文想起来一件事,又叫住了于建国,有些不好意思:“昨天我太不懂事了,还特意麻烦了您帮我找小王开车。真是抱歉。”
当时他是习惯使然。
在京市的时候,有事找司机开车送去就可以。
昨天哥哥问他的时候说起来这事儿。他被哥哥训了一通,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地方的司机很少,车也很少,都是随时待命的,有什么重要事情才会出动。
他叫小孩子吃饭这种事情,居然随随便便就动用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