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挥将时任都统的勇勤公朋春之女指给了三阿哥为福晋,将婚期定在了明年。
——如今大清正与准噶尔开战,不宜大肆操办婚礼。康熙正是对三阿哥愧疚有加的时候,自然不愿意委屈了三阿哥,缩减他的大婚仪式,索性将婚期放到明年,等大清与准噶尔休战后再让三阿哥完婚。
借了三阿哥的光,比三阿哥小上一岁、还不到大婚年龄的四阿哥也定下了婚期,和三阿哥这个并肩兄弟一起在明年大婚。
其实康熙早就有为四阿哥指婚的打算,也计划着让四阿哥提前大婚。若非如此,康熙也不会把已逝心腹费扬古的女儿接进宫由皇太后教养。
如果说康熙给三阿哥指婚,让他早日大婚,有资格开始办差在六部行走是康熙对迁怒三阿哥的补偿,那康熙给四阿哥指婚就完全是无奈之举。
孝懿皇后过世后,四阿哥的后院无人照料。他的生母德妃对四阿哥不闻不问,只忙着看顾十四阿哥。
再加上庶妃章佳氏住在永和宫偏殿,连带着十三阿哥也需要永和宫的主位娘娘德妃照管一二,德妃便顺水推舟,以事务繁忙、脱不开手为理由撂开手完全不管四阿哥。
孝懿皇后还在时,康熙与养在孝懿皇后膝下的四阿哥接触得比较多,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格最是倔强刚硬。别看四阿哥现在是经常板着一张脸喜怒不形于色,可四阿哥小时候倔得要命,康熙有时候都头痛不已。
德妃摆明了不愿意搭理他,那四阿哥没有长辈关照的日子就是过得再拮据再艰难,也绝不会低头向德妃摇尾乞怜。
康熙幼年接连丧父丧母,从小就缺失父爱和母爱。在他成年后,便尽力做个好父亲,一是弥补自己的童年,二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像当年的他一样幼年失估失持,经历他当年经受过的苦痛。
自康熙十七年孝昭皇后钮祜禄氏薨逝后,康熙许多年都没有再立皇后,在宫里习惯了既当爹又当娘,一个人操两份心。
四阿哥性子倔强不肯低头,康熙不愿意逼迫他,可他没有人照料康熙也委实是不放心。
本来康熙就想着早早让四
阿哥大婚,在他成婚后由他的福晋提他打理后院,照料他的日常起居。正巧三阿哥到了大婚的年龄,康熙干脆趁着这个机会把四阿哥的婚事定了下来,免得一直为四阿哥挂着心,操心不断。
康熙回京没几天,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这天在排云殿宴请宗亲勋贵、文武百官庆贺中秋时,冷了太子好几天的康熙终于给了他一个好脸,算是在公众场合给了太子一个下来的阶梯。
康熙不可能在中秋节冷着太子,明晃晃地打太子的脸——虽然意识到太子成了自己潜藏的敌人,但康熙还没有生出废太子的念头,当然不能做太子储位不稳的推手,致使朝野动荡。
清朝老百姓过中秋节有很丰富的活动,要供奉兔儿爷,要用月饼垒成塔状祭拜月神,要上意寓着“节节平安”的九节莲藕,要在西瓜外皮上刻上花纹做“团圆瓜”。
祭拜完月神,祭礼上用到的月饼还要特意留出几块保存好,等到过年的时候在除夕夜吃掉,意寓今年一年一切圆满、平安和顺。
百姓过中秋节尚有这么多活动,皇室过中秋节就更加热闹了。
他们不仅要和百姓一样拜祭月神、分食月饼,中秋节这日的上午康熙还要宴请群臣,晚上则是与宫中的妃嫔、皇子还有公主们相聚团圆,一起赏月饮酒。
康熙二十九年是马年,不是牛年、龙年、羊年、狗年这四个生肖年其中之一,康熙不必亲往祭拜月神,只需派大臣代为祭拜。
前去祭月的大臣会穿上统一规制的白色礼服,手持白璧无暇的玉圭,备全牛、羊、豕三牲作为祭品,在月坛上配合着乐舞之礼祭拜月神。
如果恰好是牛龙羊狗四个生肖年其中之一,那康熙就得亲自前往月坛祭月,不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