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鱼日记> 第 103 章 一零三 考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3 章 一零三 考察(2 / 3)

哥的学问,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总不能考他们没学过的文章。

这叫什么,这叫只要我脑袋空空、一无所有,面对考察那我就是无懈可击的。

九阿哥被胤俄说服了,想到他们俩才和五阿哥一起学了《大学》开篇,九阿哥就淡定下来,也有心思旁观康熙考量其他皇子的功课了。

康熙是按年龄长幼来进行考量的,打头的就是三阿哥。

和是学渣的胤俄和九阿哥不同,三阿哥是皇子们中除太子以外难得的全能型学霸,六边形战士,并不存在什么短板。

面对康熙的提问,博学多才的三阿哥胸有成竹、心中不慌。

简单的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言之有物,没有因为在皇父面前就心慌紧张,以至于头脑一片空白,连最基础的知识一时间都想不起来。

碰到难一些的问题,不能立刻答上来的三阿哥也不惊慌。他思索一番,很快就整理好思绪,梳理好思路、组织好语言,用词精妙准确,各种典故信手掂来,语言流利地答上康熙的问题。

三阿哥的功课在尚书房是一等一的水平,其他几位皇子都要差他一筹。这不仅仅是因为三阿哥年长,就学的时间更长,还因为三阿哥确实很有天赋。

但随着康熙对三阿哥的考校不断进行下去,胤俄突然发现康熙的学问也很好。

他考察三阿哥时都是随口出题,问的都是三阿哥正在学习的内容,这说明康熙将经史子集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这才能针对性地根据皇子的学习进度考察他们的水平。

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康熙过目不忘,至今仍记得少年时学习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要么就是康熙手不释卷,哪怕每天事务繁忙、日理万机,也不忘重温经典著作,巩固从前学习的知识。

胤俄觉得康熙是两者兼而有之,他不仅记性好,而且时常重温经史子集,这才能在亲政多年后依旧保持着如此水平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胤俄一直抱怨康熙是个鸡娃的老父亲,但他从来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反,康熙一直都有以身作则——三七七也好,一百二十遍也罢,康熙读书时都能做到这些,所以他才理所当然地要求他的儿子们也

() 和他一样,向他看齐,在尚书房用心专注地苦读。

三阿哥的表现堪称完美,康熙十分满意,龙颜大悦之下夸奖了三阿哥好几句,赏了好些东西给三阿哥。

这让三阿哥喜笑颜开,退到一旁时整个人都像放着光一样明亮灿烂,就连头顶的半个光头都是亮闪闪的,深刻证明了什么叫做容光焕发、光彩射人。

考校三阿哥花了不少时间,坐在宽敞椅子上的康熙呷了一口碧螺春润了润嗓子,才继续考察四阿哥的学问。

四阿哥的功课在尚书房也算是上等水平。

他不如三阿哥天赋出众,但胜在勤奋好学、踏实努力。是以四阿哥虽然小了三阿哥近两岁,但他的水平却只是稍逊三阿哥。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四阿哥与三阿哥虽然年龄相近,是并肩兄弟,更是从小一起在尚书房读书,但两人的风格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四阿哥的言语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沉稳板正,实事求是,他不像三阿哥那样辞藻华丽,作答时喜欢引经据典,四阿哥更喜欢用实例来佐证自己的回答。

只是四阿哥自小长在深宫,如今又没有到出宫办差的年龄,他缺少经历,倒也举不出太多实例,以至于许多问题虽然都答上了,但却显得干巴巴的。

康熙对四阿哥的作答就没有对三阿哥那么满意,但他也没有责怪什么,只是勉励了四阿哥几句,并且针对四阿哥的缺漏列出了几本书,让四阿哥日后可以钻研一二。

鸡娃归鸡娃,但康熙教养儿女的水平是真的没得说。满宫的皇子公主,唯有太子是康熙亲自抚养、亲自教导,而太子的优秀出色,宫内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