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未及笄。”李平这一句话说得很是苍白。
怡和无奈的笑笑,又说到。
“虽是未及笄,但也只有一年了,我以前一直总想着将来长大了,能出了宫门去,现在倒是希望自己长的慢些,将来我若出去了,母妃又该如何?你之前去了北阳县,可见了林家妹妹,真羡慕她。”
怡和说罢还轻轻叹了一声,若是一辈子都不能长大便好了。
李平安慰怡和。“她在那边虽说出入仍然不如男子方便,总也比京中好些,我这次去,倒是得了她一首好诗。”
“可是《葬花吟》?”怡和公主听了反而笑了,终于舍得不再看天,转过头来看着李平,好像方才面露忧愁是假的一般。
怡和公主又打趣李平。“小叔叔即是想知道,倒是不如直接来问我,何必巴巴跑到北阳县城去。”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惜我在这深宫之中,飞也飞不出去,若是出去了,也飞不进来。”说罢怡和公主又想起《葬花吟》中的两句来,可不是她在宫中的写照吗?
方才念过,就又开始伤感起来,她果然是飞不出的。
“怡和,你可想出宫玩?”李平见侄女这个模样,很是心疼,今日本是她的生辰,不想她一日日大了,却一日日的不开心起来。
怡和公主苦笑着点点头。“想啊!不过还是不去了,长了一岁,总是不能想早前一般太过小儿心性,惹了父皇和母后的厌烦就不妙了。人啊……总也要慢慢长,慢慢懂事的。”
这便是怡和在宫中的生存之道了,怡和公主看似冒失,却又冒失得恰到好处,偶尔顽皮,末了也未曾犯过大错,反是叫人觉得率真可爱,与旁的公主不同。
可人有些事情,你七八岁时做得,有些话十二三虽说得,但是再长几岁,却是最好不要开口了,李平瞧着这小侄女,也不知这些时日是经历何事,这宫中难得的一个活人,却越来越没有生气了。
怡和拿出一个匣子打开,将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给李平看。
原来是一些面人、瓷娃娃、草扎成的小马等物,肯定是宫外流进来的。“你瞧,这是林家妹妹送我的,都是北阳县那边的土物,我都没见过。”
李平叹了口气,当下倒是无心再看黛玉送了什么过来,只问到。“怡和,叔叔且问你,你是想离了京逍遥自在,还是想在京中,能时时见得淑妃娘娘。”
怡和晓得若是这小叔叔愿意说几句话,或许能在父皇那里有几分作用,可是嫁了谁不是这样的日子呢?就算她是公主,将来或许能有个公主府,比其他的女子略好些,但还不是要做旁人的妻子。
若是父皇将自己配给高门,指不定还要和妯娌同住,这些世家中拿来尚公主的,多半都不是家中的好儿郎。
毕竟尚公主之后,朝中便默认了,这人将来吃穿不愁,也不过是个清闲的文职罢了。
怡和显然已经认命了,丧气的摇摇头。“我什么都不曾想过,就算是想了,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将来父皇指了谁,就嫁给谁罢了。”
李平原本还想开导自己这侄女一二,可是当下就有淑妃娘娘派了人来,圣上赏了东西,叫怡和去谢恩,怡和只得又换上那张明媚的笑脸,向李平请辞,同那宫女走了。
李平出宫之后总觉得心中闷闷的,又叫徐公公挑了些东西,再给怡和送一份礼,毕竟怡和也确实指望不上他这个叔叔多少。
徐公公劝李平,今日已是送过,若他真的要送,不如将来多给这小侄女一些银子,在宫中也好打点。
李平忽得觉着自己有些可笑,自己都尚且自身难保,却还要操心旁人的婚事,唯一叫他安慰的便是,原先以为林家王家有意结亲,但是京中的官媒一直没什么动静,林家和王家也没有半点消息流出来。
当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