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演员们将动作定格,她们用红色霓裳拼成了一副红色丝绸的障壁。
舞台上呈现出了一副禁止的画面。
只有背景音乐下,带着电流声的乐团依旧还在演奏着。
终于,人们逐渐发现现场的乐团从头到尾好像都没有动过。
忽然,大屏幕上一片雪花闪过。
一个复古的舞台出现,舞台上是一支乐团的特写,他们衣着简单,拉琴的拉琴,吹号的吹号,他们在演奏着。
似是在演奏着此时耳边的音乐,舞台镜头拉远,84年春晚的红色横幅标语出现了在了画中画中。
“哗————————”
现场一瞬刮起了洪亮的掌声!
画面指挥台上,由傅华亲自执棒在的1984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国家交响乐团版重新在32年后的2016年春晚舞台被奏响在每一处土壤。
在今天的万家灯火下,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无不让人潸然泪下。
“咚咚咚咚!!!!————”
忽然,现场舞台上的定音鼓忽然被奏响。
舞台右侧,李风华从升降机升起,他挥动着指挥棒,与傅华的影像身影用这如出一辙的身法手型
密集的惊雷滚奏如同在华夏大地鸣响的惊雷,愈发快,愈发猛列的融入到了视频画面中正在演奏的旋律**部分。
舞台灯也在这一刻骤然亮起,祥云幻化。
整个现场乐团同时齐奏,加入到音乐当中。
两个不同交响版的进行了完美融合!
“这是美——丽——的——祖——国!!”
合唱团齐声唱响这所有华夏儿女的心声。
“是我生长的地方!”
热情!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澎湃!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激昂!
“哗——————————————”
现场的掌声再也压不住了!
旋律伴着歌词,就是此时此刻每个人最真挚的表达。
掌声随着舞蹈演员再度动身而落下。
红色霓裳组成的障壁在这一秒向观众们接示,只见四名歌唱艺术家从中走出。
乐团音量压下。
舞台镜头特写给到了前台。
四名女歌唱家用华美的歌喉分句拉开了主题。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乐团转调再起。
合唱团加入。
乐团再次转调。
雄壮的管乐将舞台气氛再推。
每一次转调都是一层情绪的叠加。
一连三次转调,舞台起舞,合唱团放声,钢琴的音符纷飞,一时间不论身处何地观看此刻舞台的人们都已将胸口的情绪拉至顶点。
四名歌唱家在齐舞与绚烂的舞台灯光下后移到大屏幕下。
这一刻,两个舞台画面仿佛重合。
音乐渐渐息止。
舞台归于平静。
只见那渐渐暗下的屏幕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话筒像是从屏幕中走出。
钢琴起。
“好山好水。“
她苍老的颤抖声音早已不复当年那般平稳,但却更加让人无法平静。
“哗————————————”
“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里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乐团再起,预示着终止的和声走向已不再是84年的版本。
充满现代意味的配器似乎在更符合今天的舞台。
当合唱团与乐团联手将波浪壮阔以雄起放响在舞台——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