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104、第一百零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第一百零四章(2 / 3)

大户人家的奴才大多都是家生子,便是外面买进来的也都是身家清白,调.教个一年半载,观察品性与能力,确定没问题了才会给主子们用。

黛玉也明白她的意思,沉吟片刻,道:“送去城外的庄子上罢,交给杜山叔和杜婶安置,也不必特意优待,看着派些差使便是。”

这杜山是林如海自幼随身的小厮,妻子是贾敏的贴身丫鬟,都是林家的老人,林如海去后便跟着老管家一起在暗中打理黛玉的田庄商铺。

自从老管家知道黛玉搬了出来,便打发了林家仅剩的两房家人进京。

黛玉的那个小庄子是早些年王珣为她置办的,这几年她又陆续添置了些田地,如今已经有五百多亩地了,都是杜山夫妻打理。

那田庄离得近,夫妻俩隔三差五便给黛玉送些新鲜的瓜菜与鲜肉鱼蛋过来,十分方便。

杜山夫妻俩为人精明,又忠心耿耿,有他们看着也不必担心会出什么岔子。

婆子答应着去了,自去料理不提。

黛玉心下稍安,只是这办法还不大周全,难民只会越来越多,那庄子上也不可能一直这样收留妇孺,人数少时还没什么,人数多了可就是个大问题。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人性负复杂,安置不好很容易出事,还是得想个妥善法子才是。

直到回到家中,黛玉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连觉也没好生睡,直想了一夜,才隐隐有了些头绪。

这日王珣从国子监回来,正欲回房梳洗,忽见黛玉房中的小丫鬟过来传话道:“姑娘有件事与大爷商议,请大爷过去一趟。”

王珣听了,便往黛玉院中来。

彼时黛玉正同鸳鸯说话,王珣笑着走进去道:“姐姐唤我来是什么事?”

黛玉微微一笑,道:“正有一件事请你帮忙。”说罢示意鸳鸯:“将那方才那匣子拿过来。”

鸳鸯领命,果然回房抱了个一尺见方,黑漆雕花匣子过来,放在桌上,接着打开给王珣过目,只见金灿灿的,却是满满一匣子金锭。

王珣一怔,道:“这是做什么?”

黛玉将匣子推了过来,道:“这里头是三百两黄金,你拿去兑了,再帮我置几亩地。”

王珣闻言一怔,不解道:“姐姐怎么这时候急着置地了?南边的庄子上的进项不是还没送来么?”

每一年黛玉都会用田庄上的进项添置些良田,数年下来已经增加了有一千五百多亩地了,不过今年因江南那边生乱,路上一直不大太平,租子至今还没送来。

黛玉道:“正是因为这次江南生乱,我才想着在京城附近多置几亩地,虽然不能像江南的田地那样可以一年种两季,但江南太远,不然千里迢迢的,一旦发生什么事,租子根本没法送到京城。”

王珣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道:“这话也是,不知姐姐想要什么样的地?有什么要求没有?”

黛玉道:“别的倒没什么,也不拘大小,只是最好是在京城附近。”

王珣听了,低头想了想,道:“前儿通州那边的庄头送春季的租子过来,倒是听他提过一嘴,说咱们庄子附近有一片地的主人家中出了事,急着用钱,约有四五百亩,正在寻买家,因那地都只是中等良田,今年雨水又少,收成只怕有限,因此就没要,姐姐若有意,我便叫人去问问。”

他们家已有数百顷地,江南、关外和京城附近都有,都是上好的良田,因此他已同狗儿商议过了,决定不再添置田地。

毕竟许多豪门大族都不一定有他们家的田多,树大招风,太打眼了也不好,如今几处田庄的产出已经够他们家吃几辈子了。

黛玉听了道:“这倒无妨,中等良田也不差,横竖这些银子白搁着也可惜,置田地还能有些进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