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虾仁,清蒸牡丹圆子等四凉四热八个菜,以及几色点心与汤品。
紫鹃等人也在一旁帮忙出谋划策,此时便提议道:“这火腿春笋汤不如换成芙蓉鸡汤罢,既雅致,又应景。”
鸳鸯听了,便道:“那模子只怕还留在园子里没带过来。”
紫鹃道:“昨儿我收拾东西还见着了,同金银器皿收在一处。”
黛玉便命取了过来给刘氏过目。
紫鹃依言去了,半日后果然取了个小匣子过来。
刘氏先接过来,打开一看瞧,只见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的各色图案花样,分别是梅花、桃花、牡丹、芙蓉四样,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黛玉道:“你们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要不说出来,我见了这个也认不得是做什么用的。”
黛玉便笑道:“婶子不知道,这是旧年在园子里,厨下人想出的法儿,不知弄什么面印出来,借点花瓣儿的清香,全仗着好汤。我吃着究竟也没什么意思,做起来又费事,只旧年端阳呈样做了一回应景,谁家常吃它?”
说着,接过来递与鸳鸯,吩咐道:“叫小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另外添了东西,做几汤来,给婶子尝尝。”
鸳鸯答应着去了。
刘氏便笑道:“我想着既然菜式汤品都是花,不如点心也都作牡丹芍药等花朵样式,看着也相配。”
黛玉点了点头,道:“酒菜与点心都有了,这茶也不能随意,可巧我那儿还有两罐子明前龙井,我如今也不大吃茶,白搁着也可惜了,明日正好一道拿来待客。”
龙井茶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
刘氏不懂茶叶,也不知道明前龙井的珍贵之处,听了这话忙笑道:“那就偏了姑娘的好茶了。”
鸳鸯正掀帘进来,听了这话笑道:“可巧旧年雪雁她们在园子的荷花池里收了些荷露酿酒,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两瓮,上回才开了一坛子,极是清香,拿来宴客最合适不过。”
黛玉想了想,道:“既如此,横竖也不远,明儿打发人去取回来,顺便把咱们那一套竹根抠的杯子也取来。”
刘氏听了笑道:“一会子正好要打发人去接他姥姥回来,便吩咐他们一道办便是。”
紫鹃听了,答应了一声,依言出去传话。
次日一早,刘氏便开始安排宴席诸事,黛玉也在一旁照看。
过不多时,杨伦夫人便到了。
今日虽然是相看,但也不能做的太明显,故而杨伦夫人特意带 了女儿茹姐儿过来。
杨伦夫人先前便与黛玉见过两次,当初王珣请求老师帮忙,故而北静王府逼婚之事她也是知道的,本就十分喜爱黛玉人品,更怜惜她的遭遇,当下便拉着她说话。
杨茹年纪尚小,素日最喜好颜色,今日一见黛玉,顿时惊为天人,当下便缠着不放,跟个小尾巴似的走哪跟哪。
杨伦夫人有些哭笑不得,摇头道:“这孩子真是同林姑娘投了缘,先前还从未见她这样亲近过谁呢。”
黛玉抚了抚茹姐儿头上的小螺髻,笑道:“茹姐儿聪明伶俐,我也十分喜欢。”
茹姐儿听了这话顿时笑眯了眼,拉着黛玉的手道:“那赶明儿我得闲了常来看林姐姐,姐姐可别嫌我。”
黛玉抿嘴一笑,道:“不嫌你,想什么时候来都成。”
杨伦夫人笑着戳了戳茹姐儿的额头,正欲说话,忽有丫鬟前来回话:“吴太太与吴姑娘到了。”
刘氏忙去相迎。
不多时邱氏携着女儿吴瑛进来,黛玉与杨伦夫人也上前见礼。
黛玉留心打量,只见吴太太约莫四十来岁年纪,穿着一袭酱色绣花褙子,石青色马面裙,身形清瘦,相貌端庄,只是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