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始皇(2 / 3)

所以说,李斯还是见识少又被惯坏了啊,秦国一连六代君王都是明君,最后又出了个始皇帝这种顶级帝王,这优越的政治环境让李斯完全忘了昏君有多可怕,能有多大的破坏力。

可能在他看来君王怎么也还是要用人才来治理国家吧,可没想到他遇上了胡亥这样完全不按正常人思路走的神经病,就像一般情况下只有深仇大恨才能做得出灭人满门的举动,可胡亥居然自灭满门,古今中外历史上恐怕他这都是独一份。

李斯啊,真该让他见识一下历史上那些能把死人气活的昏君,比如杨广就应该和胡亥很有共同语言,让李斯好好了解一下昏君的威力,他再怎么和扶苏理念不和,矮子里拔高个,扶苏好歹是个正常人呢。】

天幕的声音又从叹息转向了调侃,听得懂的人却没几个能笑得出来。

始皇现在感觉自己心态平静的太早了,他前面笼统的听说胡亥杀兄弟屠大臣时,还没有什么真实感,现在看着天幕上显现出来的画面和配的文字:“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还有冯劫冯去疾等诸大臣的名字,始皇只感觉眼前阵阵发黑,他比刚才杀赵高还想立刻杀了胡亥。

自灭满门,还真是一点没说错,争夺王位杀兄弟毫不奇怪,可一个不留全部杀光甚至连姐妹也杀,却从未听闻过,这里面很多人根本对已经成为君主的胡亥毫无威胁。

李世民心思转动,前面出现过的人,始皇帝、扶苏、汉高祖刘邦、卫青霍去病、诸葛丞相,再到前朝炀帝杨广,还有自己,除了一个朱棣他不知道是谁外,其他人,时间似乎恰好是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如今,再加上两千多年的帝制和历史这些词,他有了一个猜测。

今人看前朝正是历史,而若后世人看今朝,不也同样是历史吗?

所以那个自己未曾听闻过的朱棣,必然是后世君王,而天幕又说两千多年帝制,从秦始皇到如今,算算已经是八百多年了,那么后面的帝制应该还有至少一千两百年。

帝制瓦解后,又是什么样的国家和统治呢?

李世民陷入沉思,虽然一开始推测出帝制瓦解时他有些惊愕和难以接受,可仔细想想,自夏商周以来,世间哪有永恒不变的制度,上古尧舜禹时代也没有始皇帝创建的皇帝制度,那么后世没有了皇帝又有什么奇怪。

他真的非常好奇后世会如何变化。

【秦朝的二世之亡,不仅让李斯的身后名蒙上一层永远洗刷不干净的污泥,更是基本绝了法家在后世的名声和传承,秦的教训在前,后世基本都认为秦亡于秦法和暴.政,而暴.政本质也来源于秦法,这就让法家被彻底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所以,汉朝定天下后,先是启用黄老学说休养生息,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更是从官方层面把儒家捧为了官方的正统学说。

不论是出于打压其他学派的心理,还是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后世人都耻于再以法家自居,法家在后世最多的就是和酷吏联系在一起,还有像严刑峻法这样贬义的词汇。】

【可法制又确实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于是后世朝代用着秦法秦制,却不怎么承认,又给它包上了一层儒家的皮。】

【两千多年的华夏封建社会,一直秉承外儒内法的治理理念,这就是所谓秦虽二世,秦法千年,可终究,法家在历史上渐渐湮没,后世的学说和思想基本都是以儒家的名义传播。】

李斯听到这里心神巨震,如果说前面知道自己和赵高一起掩盖陛下死亡,谋立胡亥为帝,又最终为二人所杀时,他只是一瞬的惊惶后就是果然如此的淡定,因为想要地位权势那必然就面临风险,一朝算计失败被人所杀也是应该,他自然认命。

可此时听到因秦二世而亡,让法家学说再也不敢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只敢披着儒家的皮苟延残喘,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