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2 / 4)

思,大秦千年后竟亡于法家之道?绝不可能!

赵高看了看秦始皇的脸色,小心翼翼道,“陛下,后世所谓大汉之人实在愚蠢,臣以为,那刘氏贼人既然会造反,不如趁早将天下姓刘之人尽数屠光,如此一来,他们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扶苏斥道,“荒唐!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迁徙!便是商君之峻法,也不杀无辜之人!”(1)

赵高暗暗冷笑一声,面上恭恭敬敬地给扶苏上眼药,“长公子教训得是!只是,您所言刑罚不中、无罪戮民,皆是孔孟之道....”

嬴政剑眉微动,狭长的凤眸闪过一抹寒光,“朕倒觉得,扶苏之言有理!赵高,朕竟从不知,你精通律法,却喜好滥杀无辜之人?”

赵高心中一凛,忙噗通伏地跪下,言辞一片恳切,“陛下!臣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大秦的将来啊!”

秦始皇挥退医士,起身目光灼灼,以睥睨天下的自信神态,巍然看向殿外,“嬴氏子孙若争气,任他谁来也亡不了朕的大秦!子孙若尽是废物——今日,朕杀得尽刘姓之人,来日,还能杀尽天下万万人吗?此事休得再提!”

【那么,提倡‘民贵君轻’的儒家学说,按理说绝不可能让这位专.zhi的帝王有兴趣。举个例子,汉景帝在位时,曾有一名叫‘辕固生’的儒生与道家黄生辩论——商汤推翻夏桀到底是正义的还是以下犯上的?】

【黄生认为,汤武非受天命,推翻夏桀乃大逆不道,而辕固生则认为,民心就是天命,帝王胡作非为失去民心,就该被得到民心的人推翻.....这种公然批判皇权不作为应当被淘汰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可是刘彻后来为什么会独尊儒术呢?】(2)

【归根到底,因为董仲舒呈献给刘彻的‘儒术’,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之术!他准确把握帝王的意图,巧妙地将儒家孔孟学说和法家韩非子的学说中有利维护君王权威的部分结合起来,这就是后世所称‘外儒内法’。】

【比如,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其实是根据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改编而来的,他这种单向的纲常之道,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的双向纲常之道背道而驰....对这种强化皇权的新型儒家之说,刘彻自然极为推崇....】(3)

扶苏眼睛一亮,既然有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之道,那披着法家外衣的儒家之术,也能有吧?

秦始皇微微点头,确实有点意思!朕打下房屋的架构根基,他来添砖加瓦施以修饰装点.....若不是神画弹幕中显示此人是刘邦的曾孙,年岁差得太远,真该怀疑此子是不是朕的儿子了....可惜!

商鞅和李斯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笑,这还差不多,刘彻那小子还是识货的,法家就算名亡实存,也比身死道消强多了,我们法家学说不是忽悠人的,用它!用它!真的可以富国强民!

刘邦摸着下巴的对萧何道,“还别说,我这孙子确实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的!”

萧何笑道,“陛下大智若愚,子孙自然血脉相承!”

听见”血脉“二字,刘邦忽然心念一动,方才见到弹幕评论就觉得有地方不对劲,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刘彻怎么会是恒儿的孙子?就算朕的如意没当皇帝,盈儿总能顺利继承大统吧?恒儿一个不受宠的孩子,怎么变成汉文帝了?而且,他的谥号可是“文”呐!

此时天音再次响起,他决定听完再问刘恒,这小兔崽子长大了不会要杀兄造反吧!

【而此时的大汉,还有两个问题悬而未决。刘邦当年大封诸王,实行周朝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并行,却为后来埋下藩国隐患,诸侯王封地广大,手中又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对中央而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