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带我们去你宿舍看看?”
陆榆有些为难,抗拒了一下:“都是男生……”
许雁华难得支持他,出言道:“妈,他们男孩子的宿舍,咱们去不方便。”
老太太心不甘情不愿放弃了宿舍一日游,但还是挂念他住的如何,一路拉着陆榆问东问西。从宿舍几个人、设施如何,一直问到饮食好不好,会不会饿肚子。
陆榆耐心地一一详细给她说明,老人听得开心,说到:“我就怕你受委屈。”
许雁华拆台:“都是您惯的。”她偶尔插嘴,询问几句陆榆的课业和人际关系,然后就不再说话,尽职尽责地帮老太太和儿子拍照。
两年前,她本来都为陆榆准备好了出国留学的基金,那小子却突然一本正经跑来和她谈判,中心思想十分明确:不想出国。
许雁华觉得他成绩又不出彩,在国内不知道要混成什么样,当时说话就要发火。陆榆却只说让她看他表现,要是成绩满意,再重新考虑他的话。
许雁华以为他是空手套白狼,却没想到那之后陆榆的成绩当真一路扶摇直上。
半个学期过后,她生平第一次因为孩子成绩好被老师叫去谈话,中年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说:他这成绩想去哪儿去不了啊,但是怎么就死乞白赖非要读中文呢,这年头中文系没出路啊。
许雁华的心情五味杂陈,回到家里,揪着陆榆问话。儿子一脸平和,说到:妈,我不是那块料。我要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痛苦的。
这话让许雁华一愣,手下的小混蛋趁热打铁:妈,我能养活自己,不会挨饿的。
而且。他顿一顿,我想离您和姥姥近一点。
于是,那天之后,许雁华半推半就地放弃了对陆榆的干涉。她一个人偷偷地想:儿子长大了,随他去吧。
临近中午,许雁华知道陈修在z大,便叫陆榆喊他一起出来吃饭,对方欣然应允。于是陆家祖孙三辈又顺便到z大观光一圈,捎上陈修,便往市中心开去。
吃了顿a市的特色菜,几人不紧不慢就近逛了一两个景点。天色擦黑时,许雁华看了看表,说要往回开了,要把两人送回学校。陆榆说:“反方向,别折腾了,我们坐地铁回去。”
许雁华查了一下导航,没再坚持:“那你们注意安全,到了学校跟我说一声。”
陆榆说:“太后,你开车也注意安全。”他又跟老太太道别,保证下周一定回家看她,给她带老味儿的点心。老太太脸上写满了高兴,嘴上却说着:“哎呀,也别总回来,多跟同学相处相处。”
末了,还补充一句:“那个小程看起来挺可靠的,你多跟人家学习学习。”
陆榆彻底无语,站在原地看着许雁华的车并进a市的车流中,很快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陈修站在他旁边,问:“哪个小程啊?”
小程太闹心了,陆榆不想说话。陈修又说:“哦,程憬学长啊。阿姨她们见着他了。”
陆榆想翻脸:“一周不见,你就不能多关心关心我吗?”
“行吧。”陈修说,“不闹你了,晚上吃什么?”
想不出吃什么,中午饭还顶在嗓子眼儿,两人干脆搭了地铁回到学校附近,漫无目的地乱走。
两人到底是多年死党,聚在一起就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起两所大学的新鲜事。又聊到林皓,说那孙子不知一个人在外面过得怎样,想起那天分别的场景,俩人突然相对沉默,各自又好一阵伤心。
整顿半天情绪,两人看看身周的环境,发现不经意中走到a大后身一条小街,离文哥的串儿店不远。
陆榆左看右看,觉得这地方怎么看怎么眼熟,突然福至心灵,抬起头来,上方多年被烟熏火燎而蒙上一层暗黄色污渍的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十月书园。
陆榆停下脚步。
这是他上辈子的伊甸园。
这家书店的经营者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