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8、(148)(3 / 5)

他们可未必会为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程拨出这笔款项来。

景成帝忽然看向姚黄,问道:“许少监有何高见?”

姚黄冷丁被点名,吓得差点儿没蹦起来,很有一种学生开小差,被老师当场提溜起来的错觉。她自认已经尽到了建议的义务,下剩如何操作,就是景成帝和工部的事了,和她没什么大关系。

没想到他非要把自己牵扯进来。

所以,景成帝这个老狐狸是当真把她的话听了进去。

在延和殿他的寝殿,他们两个没法正儿八经的谈论政事,可在这里却不然。气氛使然,她天然就有一种不容推却的担当。

姚黄也就坦然的道:“高见不敢当,只有一点儿浅见,如何保持水土流失,我倒是有点儿经验,不外是在黄河两岸大量植树。还有,可以在黄河的干流和支流上兴建水库,拦洪拦水。再有,中州水患,除了黄河泛滥以外,淮河支流不能入海,也是造成中州百姓民不聊生的主因。”

她抿了抿唇,索性抛了个大雷:“臣建议,引淮河支流入海。”

这不是她的才智,乃是后世治理黄河的成功经验,所以算不得无稽之谈。

诸人一阵大哗。

像除淤、保持水土、兴建水库,都在可行的范围之内,可引淮河支流入海,那不啻于改天换地。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荒谬。疯了。

姚黄却只是默默的坐下,并不急着替自己辩解。

常主事默默的将中州舆图挂到墙上,他已经观摩了许久,等众人议论声渐停,默默起身道:“我赞同许少监的意见。”他指着舆图,将河流的走向划了一遍,补充了姚黄的建议,将这样的好处,以及如何施工,都说得十分详细。

工部尚书居然也道:“我也觉得可行。京杭运河就是人力开凿,引淮河支流入海,要比这项工程小得多。”

诸人:“……”都奇怪的看着姚黄。

姚黄也有点儿无语,这话说得,拿她和隋炀帝这个昏君比呢。

诸人对此讨论得十分激烈,最后的问题就归结于一点:银子呢?

****

姚黄回宫之后,犹豫了许久,对景成帝道:“陛下,银子的事,或者我可以替您解决……”想想这话有点儿太高调了,那可不是几百几千两,于是姚黄又加了三个字:“……一部分。”

景成帝一怔:“你?”

不是他瞧不起她,而是意外她难得这么主动。他的事,从来没小事,所以姚黄很是审慎的守着彼此的界限。

这还是她头一回主动跨越这个界限。

景成帝道:“你有心了,不过这可不是小数目,朕没有理由让你一个小姑娘家往里白填限。”

“也不算是白填限。”

景成帝一顿:“你有求于朕?”

姚黄漂亮的眼眸一下子瞪得溜圆,满是不可置信和震惊。

景成帝失笑,道:“朕逗你玩呢。”他伸手将姚黄抱在怀里,安抚的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家,能有多少银子?朕怎么舍得刮削你?”

她早就没了退路,留着银子傍身,于她来说是最安全最稳妥的后路。别说他不在乎她那点儿钱,就算在乎,他要还刮削她,那还是人吗?

姚黄一扬下巴,颇有几分不驯的道:“你瞧不起我?”

景成帝俯身亲了亲她嫣红的唇,低笑道:“不敢,你在北蒙关的丰功伟绩,朕知道的一清二楚,谁不知道你知人善用,最擅营财。”

姚黄被安抚了一点点儿,还是再次强调:“我真的有钱。”

“我信。”

“我愿意给你花。古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切尽在不言中,他懂的哈?

景成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姚黄,道:“我很荣幸,能得黄牡丹一掷……万金?”

姚黄陪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