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聘我们为主厨,如何?”
春娘又啜了一口,眼神望向别处,这兄弟二人口气很大,态度也有些嚣张,不是在鼎香楼压抑得太久,就应该确实有两把刷子才对,如果收纳其下,也不施一道良策。不急不慢地道出了一字:“……好”,
方氏兄弟对厨艺的热爱程度,由来已久,典型的吃货一名,他们十二岁就已经出师了,为了品尝大江南北的美食,背井离乡走南闯北,在这十年的时间他们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宋朝,边打工边寻历,他们一般待在一个城市不超过半年。只要凑齐盘缠他们就会离去,他们的下一站已经决定是京城了。
前两个月他们才听说西市开了间快餐店不但味道不错,贩卖的方式也很新颖,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性,两人也是亲自跑去试吃过几次。
鼎香楼被人顶下之后他们本来也想趁这个机会准备提前北上的。可是后一听说是那个快餐店的那板娘顶下,这下兴奋得不予言表,两人合计了一晚,终于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次听说豆腐做起来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太易,豆腐营养丰富,是人们经常做的一道菜,曾一有名言:“嚼铁丸不费力气,食豆腐需下功夫。”可见,一道上好豆腐宴,在烹饪过程中不但要保持其形,入味的同时还要去除豆腥味,更是能准确考验厨师火候刀工最好的一道菜。
口袋豆腐。
首先将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长、2厘米见方的条;春笋切成骨牌片,菜心洗净。炉上起两灶,将炒锅两口分置于其上,其中一锅放入沸水500克、加食用碱保持微沸。另一锅放熟菜油烧至七成热,将豆腐条分次放入,炸到呈金黄色捞出,放入碱水锅内泡约一盏茶后,捞起放入清水中退碱,再第二次放入碱水锅中泡约约一盏茶后,用清水再漂。然后把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过一次,并用骨汤汆两次。最后将骨汤入锅中烧沸,加冬笋、胡椒粉、料酒、盐烧沸后,下豆腐条、菜心、味精,起锅盛入汤碗装点即成。
做这道就是要额外小心,豆腐在烹饪过程中极易碎裂,一旦破裂这道菜就失败了。
方氏兄弟的豆腐菜也做好了,是一道煎酿豆腐。豆腐跟肉泥搭配不错,两面也煎之过,最后也勾过芡,整体看上去只能说卖相还不错,可是他们失去一道最重要的……
“请大家帮忙品尝,看看”孟掌柜做为中间人对着大堂的伙计说道。
不用孟掌柜一一细说,口袋豆腐很快就已经见了底,而那道煎酿豆腐却落了下层。
方氏兄弟不太置信对望了一眼,方武首先按捺不住拿起一双筷子,从伙计的嘴下抢下了最后的一块豆腐,因豆腐太软,方武一个大力,豆腐中乳白汤汁倾刻流出,香气顿时四溢,尝一口,咸鲜味美而醇香。可谓汤鲜,味浓、豆腐嫩。
不用在尝自己的菜,他们输得心服口福,双双低下头。
“知道你们那道煎酿豆腐,差一样什么吗?”春娘看了兄弟俩一眼继续道:“如果你们鼻子没有出问题的话,用用吧”。
方氏兄弟对视一眼后,直接朝春娘屈膝跪了下去:“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虽然这事在比赛之前,方氏兄弟当着大家的面许下了誓言,可春娘万万没想到,这两兄弟还真的说到做到,拜她一小姑娘为师,看来这古人挺讲诚信的。这两兄弟资质还不差,稍加磨难一番,应该是可用之才。所谓好为人师,诲人不倦,小小的人儿,心里也开始极度地膨胀起来。
大家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这场美食博弈之间,没有人注意到从外面走进了宋逸成。
还是孟飞的一个不经意一瞥,率先看到站在柱子旁欣赏好戏的宋逸成,主动上前躬身恭候道:“见过三公子”。
“见过三公子”大堂中的众人看到宋逸成纷纷上前行礼。
这位三公子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平时来的次数不多,但在郧县酒楼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