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个儿子在这么走上一程,现今的儿子,是万青的命。再不是肚子里那两块铁疙瘩,一怒可以生了听天由命的心。
陆九再不多言,当年,他认出了牛车上的乔装打扮的万青,只瞄了一眼,就知道定是万青。快马呼啸而过,不敢迟疑半分,经过那瞬间,甚至不能转眼。
“如若不回古安,这茶园也是不能再停留了。”陆九这一次很是坚持,他和许昭最怕的不是这民乱,而是平番王趁着民乱起兵,许家是平番王的眼中刺,万青母三人在岭南的消息并不是秘密。
“为何\万青对自己广挖坑道的谋划很是得意,怎会因为陆九这一句话就改变主意。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位王爷从未死心,南北大河都有暗桩。”陆九小声的在万青耳边说。
万青引着陆九到了果园这边,这一路上,陆九总算领会到了这少夫人非同一般的灵气,能把这茶园打理的井井有条,住在这有山有水果香甜馨的山野里,真是会享受生活。
茶园大厨房做了百人的饭菜送了过来,实话说,这茶园里,还真从未有过这么大的场面,许大公子来这茶园,也不过是二十余护卫,陆九这一次带了百人,实在超出了茶园的招待能力。
这一路快船,吃喝倒是不曾懈怠,运河两边繁华了百年,只要有银子,什么都可以送到船上。这些护卫又都是习惯了风沙里来去,雨雪中奔波的,只要吃饱补足了力气就好。
北道很是赞同离开岭南,并不是必须回古安,只要往那西边走,那边人烟稀少,植被稀缺,不过倒是有不少奇花异草,那风光一目千里,尽无人烟,荒凉,空旷。
万青听了北道这建议,一口茶忍不住喷了出来,这分明是是沙漠风光,万青还不想变成干尸留存千古。
北道和陆九都是认同离开岭南。
为了两个儿子,万青终究点头同意。只是不愿意回古安。还未等万青定下去往何处,运河水位剧降,上游大河堤坝坍塌,水淹千里,河床改道,这运河已经不能行大船。
这一消息的刺痛下,万青当即做了决定,向西。绕道回中原,也许终究要回古安,也许,会在途中找个安全的地方停留,直到这场混乱平息,大局定下,才能再回这茶园。
七日后,义军已经到了岭南,听说这一路只是洗劫了沿途富户,只要钱财不要人命,广招人马北上。
半个月后,万青这一行人到了白沙州,果真是白沙千里,人烟难寻,倒也不是沙漠,只是风沙较重。陆九说,这地方离西疆不远了,快马几日就到西疆,西疆才是黄沙漫天,长年不见雨水,夏天酷热难耐,冬天里倒是风雪不断寒冷异常。
终究平番王出了手,暗中出动大批人马引领义军逼近中原,还好只是南方成了气候,南方两年灾难,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老百姓只是为了吃饱肚子,只要填饱肚子,管他什么反不反。
南疆守军正和外族焦灼而战,内忧外患连连,皇上也终究是坐不稳了,慌乱中,小皇子没了,竟是宫女下手,只一刀就结果了小皇子,皇上暴怒,依旧暴怒,只是这份暴怒很是无力,朝中上下更为关心的南方反贼,只是当年太子坠马后一场血洗,已经杀绝了那些能征善战还算得力的武将。
东临王爷临危受命,带着兵马赶到了中原泅水,这一道泅水算是最后的屏障,如果这些造反的人过了泅水,那就一路横穿中原直入国都,虽说国都外还有几个县城为关口,只是如今许家父子已经倒下,南疆西疆都在打仗,放眼整个大成国,竟是找不出能带兵的将领,无奈之下,东临王带兵援助国都,硬生生的插在了这泅水,!
东临王爷最为有钱,开口只说,若是只为填饱肚子被反贼逼造反的,放下兵器领五十两路费回家种田,概不追究。不论生死,所有危害大成江山的反贼一律株连九族。
东临王三位公子身披盔甲各自领着六千兵马,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