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力都已被剥夺,动不动他,已经不是主要了。
“正因其无足轻重,又满身错处,所以吴硕才能继续安稳的坐在尚书令的位置上。不然,换一个道德君子在位,没有错处可以拿捏,更让人不好用。”胡邈一语点破。
“即便他不重要,这尚书令的位置却极是要紧,朝中已经有不少要弹劾吴硕的风声了。”董承轻轻说了一句。
“让吴硕下,换一个颍川人或是弘农人荆州人上?这对陛下来说,又有何益呢?”胡邈嘿的一声笑了,他身子往前倾了倾:“就属下观之,前些日子吴硕风头很盛,暗中多得司徒黄公侍中杨公等人支持。于是陛下心里有了忌惮,加之董公推波助澜一番,很快陛下便将刀口砍向这次的尚书台。而黄杨二公未必真看得起吴硕,要收其为下属,不过是故意引陛下砍这一刀。吴硕一倒,任谁上都有好处。”
“那国家的意思?”董承问道。
卫觊立即张口答说:“陛下显然看破了这点,所以如今只是针对尚书台,从未点明吴硕一句不是。”
“这话里确有几分道理。”董承点了点头,忽然笑了起来:“不过我看,这吴硕再如何费尽心思的试图保全四处攀附,他也是好不了多久了。”
尚书台的风波很快便告一段落,其拟撰诏书的权力无可避免的被皇帝收了回去,暂时交给秘书郎拟办。只是这种事终归得有个特定的部门专管,而不是由侍读性质的秘书监负责。
所以在皇帝再一次提高了尚书的品秩之后,再一次接见了贾诩:“今后绣衣使者的事情,都交代好了?”
“回禀陛下,都已办好,王公是成名已久的剑客豪侠,无论是入益州,还是行雍凉关中,彼皆是得心应手。”贾诩轻声说道,作为他的继任者,王越已经开始逐渐接手绣衣使者的大小事务,贾诩也趁这个机会从谍报中完全脱身,从此不沾任何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