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十九章 鼓吹焕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鼓吹焕生(2 / 3)

粮的队伍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会死掉不少民夫。

司马懿在心中估算,朝廷现在这么做已经让地方上开始有些不堪重负,渐渐有从统一战争变成穷兵黩武的趋势,然而这种情况却没有一个利益攸关的大臣提出异议,反倒是全力支持皇帝扫除穷寇的决心,像是杀红了眼、想一口气解决掉所有的遗留问题。

这个风向不对,司马懿敏锐的感到一丝不对劲,朝廷所有人上下一心,为战争做准备,那是在征讨关东、再度统一的时候,如今天下归附,只有几个边地不足道哉,这股拧起来的绳结也早就该散了,可为何偏偏仍聚在一起?

其实朝中大臣们多出自地方豪强,朝廷为了支付几次大战的开支,已经用完了太仓里的粮食。主持军需调度的均输令糜竺甚至拉起了少府、大司农、度支部与水衡都尉,在获得皇帝诏准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货币增发的政策,大肆铸造建安通宝,向民间、尤其是向世家豪强购买粮食。

物价上浮势必影响到战后的经济恢复,以透支国库为代价打完了一场不必急于一时的战争,战后关于休养生息、天下少事的舆论势必占据主流,朝廷无事、少干预,这才是所有人都期望的。

司马懿苦思冥想,然而他只知道不对劲,却没能从这个异常中想出一个答案。

“你在想什么?”司马朗见他走了许久的神,不由得问道。

“没有什么。”司马懿自然不会说一件自己还没想通的事情,他现在正处于生死之间,也没有兴趣研究别的事情。

司马朗似乎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开口,他知道这个弟弟最是惜命,在这种关头对方其实根本冷静不下来,他表面上越是平淡,心里就越是焦急惶恐。

可这种情绪偏就不能流露出来,因为一旦失控会让两人的处境更危险,这种情绪在两兄弟之间心照不宣,有时说话往往说到一半就相顾无言,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等待宣判的日子是煎熬的,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司马懿愁的连饭都吃不下,在床榻上难受的翻了个身,忽然听到外面的哀乐之声突然大了起来,像是一支豪华的乐队正在外面奏响钟磬。

司马懿静静地听了一会,当即立起上半身,既是惊惧又是期待的说道:“这好像是黄门鼓吹?”

黄门鼓吹是天子的御用乐队,他往往围绕在天子卤薄之中,或是天子宴飨群臣的筵席上,或是赏赐给亲重的宠臣爱将。这是身份的象征,将一部鼓吹赐予臣子,代表着无上的殊荣。

皇帝自然是不会这时候到陈仓来的,此时出现鼓吹,可想而知是皇帝将鼓吹当做哀荣,赐给了皇甫嵩。.

司马懿心里不觉打鼓,他有些无法保持沉默,好像是有什么话一定要先吐为快,甚至是要得到别人的赞同他才会稍觉安心:“天子居然赐下了鼓吹?却不知有没有加羽葆、班剑,有没有给东园秘器?定然是给了,可王辅为何不提此事?他是以为死人的哀荣不重要么?真是糊涂!”

“是、是!”司马朗在一旁看着忽然激动起来的司马懿,紧跟着顺他话往下说道:“王辅粗莽,哪里知道这里头的文章。”

“丧事是给活人办的。”司马懿死气沉沉的脸好似突然换发了生机,他试图打开窗户往外张望,可窗户被封死了,他只能从一条窗缝里往外看见一棵棵树。他有些泄气的坐了回去,稍微平复了心情:“朝廷给君侯的哀荣越大,我等的生机也就越大。”

“皇甫公为朝廷立下战功无数,死后有这些哀荣是理所应当……”司马朗本不想将哀荣与朝廷的态度过多的联系在一起,万一皇帝看在死者为大,放过皇甫嵩,给他颜面,却不给司马氏活路呢?

“这不可能!”多日平静的司马懿突然暴躁起来,他仿佛被这煎熬的等待压抑到了极点:“没理由让我一个人承担,若是这样……若是这样,我就前后因由都说出来,他不想听,自然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