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持剑>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线作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线作战(2 / 3)

出了一些疯言疯语,当然都是针对崔浩的。

清河崔氏和齐州高氏落败后,针对于两大家族的清洗不出意外一定会进行,甚至与清河崔氏有姻亲关系的晋阳王氏可能都要受到牵连。

新帝上任,这些也正是他敲打朝臣,尤其是这些影响力颇大的大家族一个机会。

故而一时间,崔浩编纂国史结束就是他崔氏满门被斩的时候这般传言甚嚣尘上。

崔浩早有耳闻却半点不在乎,家中妻儿子嗣却为此奔波劳碌。

元恪倒也照顾崔浩的身份,甚至在早朝上也有意无意提过这件事,当时崔浩对于传扬这些疯言疯语的人极为震怒,但对于崔浩的处置到底是谁,他却只字不提,似乎有意在让人议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两大家族虽久占关东之地,但触手却早早伸及关中。

元恪此举是有意揪出两大家族的暗桩,这样即便日后清洗完两大家族他也能睡得安稳点。

崔浩之事到底只是洛阳城风云变幻的冰山一角,更大的讨论与谋划都是关于两线战事的。

平稳了几日的早朝今日又迎来另一变故,多事之秋莫过于此。

早朝之上,元恪接到了西南之地郡守陈广的奏折,苗疆还是动手了,他们联合多个西域小过在大魏西南之地掳掠,虽季节不对,但时机对了。

若是换作以往,陈广的奏折陈词绝对不会这般温和,怕早就祈求朝廷增兵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组建好的打秋军是驻守西南的王牌,也是西南几郡稳定的定心丸。

打秋军的提前组建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策略。

因为朝臣如今大多也知道打秋军的存在,所以对比并不担心,但是如此一来大魏三线作战很容易就会被拖垮。

元恪也深知这一点不过他没有一开始就言及,他反而接着打秋军一事又赞扬了一句三公的军事眼光。

崔浩虽然不在,但这话其他人可听得见。

即便没有当廷就议论,皇帝的举动无疑还是让他们心中起了波澜。

元恪没有在意他们的反应,直接吩咐让打秋军不用着急出手,先诱敌深入再击之措手不及,力求一战解决。

另外,北线战场还是会每日传来奏折,这也是元恪的要求,无论大军小军行军司马都严格执行了。

按照宇文泰的推测,酒泉城内的六万柔然大军绝对不会就此满足,他们一定会趁机南下。

除非能保证在三战之内全歼对手,否则六万大军必定会让潼关以北生灵涂炭。

元恪和宇文泰都考虑过这个问题,故而昌马河沿岸和酒泉城以南之地的守军就是潼关以北百姓最后的保障。

看着北线呈上的奏折,元恪沉默不语。

见陛下如此,朝堂下的一众大臣也无人开口。

良久之后,元恪忽而想起许久没在奏折上看过的一人,灵光乍现,他随即看向太尉元爽问道:“元爱卿,许久没在奏折上看到高欢的消息,高将军如今今身在何处?”

要不是陛下提起,元爽可能也快忘记深入草原的高欢了。

元爽闻言随即道:“回禀陛下,高将军带着四千人神深入草原已许久未有消息传回。不过之前两关派人往北打探一次,似乎草原上有不少小部落被高将军率人洗劫一空。依老臣猜测,既然好消息坏消息都没有,高将军他们可能暂时安全。”

元恪闻言多少有些欣喜,虽然高欢的小打小闹对柔然造不成致命伤害,但多少也能让柔然大军提防后方安全问题。

元恪道:“已经很好了,高将军若是能再有所建树,柔然只怕会更忌惮。”

闻听陛下说起此事,元爽瞥了眼身旁的卢文渺和李戽,而后元爽道:“陛下,我与卢大人曾经拉着李将军一起研究过高将军的行军路线,有过一番大胆的猜测。”

“哦?爱卿快快说来。”元恪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