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过去,尽是同样的谷种种出来的,大人既来了,明日咱们就开始秋收。”顺着葛歌手指的方向,一片连绵不绝的稻田,稻穗儿沉甸甸的压得稻草杆子全都弯了腰,丰收的金黄一直连绵到众人目光能看到的最远处。
说话间,葛歌打发去割稻穗儿的工人很快割了小半篮子回来,葛歌接过来递给奚德友及他身后张望不停的众人:“奚大人瞧瞧,这稻子谷粒饱满,壳儿也薄,去年第一回重收了差不多千斤一亩,今年伺弄得更好些,估摸着一千四五百斤不成问题,出米率在八成左右。”
“这么多?!”奚德友这户部侍郎也是在基层摸爬滚打过多年,正是因着他对农事的了解,国君这回才选了他到云州来。在奚德友的认知里,那稻子出米率能到一半儿都是极好的了,这毓敏县主是咋种出这亩产一千多斤、出米率居然还能到八成的稻子的?
虽有些不可置信,可已看过手中那穿稻穗儿的奚德友对葛歌的话没有一丝怀疑,因早年风吹日晒而有些黢黑的脸望着连绵不绝的稻田,眸光中尽是狂热:若能将这稻种在全国推广,不用十年,大荣就真的能做到家家户户仓廪实、人人丰衣足食啊!
这一定会载入史册,彪炳古今的大事儿,说不定还能留下他的一份功绩啊!
越想心中越激荡不已的奚德友两眼放光侧头看向葛歌:“县主,咱这收完谷子得多久?人可够用?”他来时国君给了他一道手谕,可凭手谕到云州调动二百以下士兵。
被奚德友太过狂热的目光吓得愣住片刻的葛歌面不改色地回答道:“明日开始收,村里这边儿是差不多四百亩,田庄那边五百亩,我家中另加上村里的壮劳动力,差不多一百五十多人,加紧些四五日也差不离了。”
“我这儿还有二十来个护卫,也全交给县主调配,能早些收完便早些收完。”奚德友激动得搓谷子的手都有些发抖了,不行,他一会儿回去就立刻修书一封送回国都,他要向国君禀告这个利国利民的大好消息!
能多些人用,葛歌自然不推辞,点头应下:“诸位大人今日辛苦赶到,这外头日头也还毒得很,不妨先回村里先安置,明日一早我便安排人开始抢收。”
“那便有劳毓敏县主了。”
***
回村安顿好国都来的一行钦差们,晚饭前密集的铜锣声“铛铛铛”地响彻村子各个角落。个头已往上窜了许多,成了葛歌认养的弟弟,以葛欢之名入了葛家新修的家谱的赵猫儿穿着一身青衫,边走边敲着他的小铜锣,还要扯着嗓子喊到:“搬凳子到晒谷场开会了!”
“搬凳子到晒谷场开会了!”跟葛欢哥俩好的王小虎跟他并肩走着,也扯着嗓子帮忙喊:“晒谷场开会了啊!”
早已习惯村中逢着啥大事儿就开会一起商讨的村民们听到铜锣声,只见炊烟袅袅的村子里,各家各户虚掩着的大门应声而开,搬着小马扎的大人们从家里出来,汇聚成群流向晒谷场。
每五户为一组,负责开会点名的那人点齐自己这圈便举手跟等着统计的王小茹喊一声这边儿人齐了,方便她统计。
这新奇的村民大会看得跟着葛歌一起站在晒谷场边上还没落座的奚德友是一愣一愣的:“县主这是?”
“村中有村规十条,凡涉及全体村民之大事,须得叫每家每户都晓得。”葛歌为他解答疑惑后,点完名的王小茹过来寻她说人齐了,她才看向奚德友:“大人请随我入席。”
原还闹哄哄的村民在葛歌落座时便全都安静了下来,这叫见过不少村民闹事儿吵架的奚德友心中又是一叹,这毓敏县主究竟是何等人物啊?不过十来岁的小姑娘,竟能叫一村大人听话到这份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不知奚德友心中所想的葛歌很快将今日开会之事与众村民说明:“这位奚大人是国都派来的官爷,负责要收咱们村今秋的谷子,按上等粳米的价格收,大家伙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