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宫中,黎皇后淡淡看了眼送完点心回来的大宫女:“都送到了?”
“回娘娘,公主与县主得了赏赐,十分欢喜。”大宫女屈膝回话,见皇后娘娘再无旁的吩咐,旁边的嬷嬷朝她挥了挥手,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坐在菱花镜前的黎皇后两眼微阖,低声喃喃:“儿女都是债,这话儿真是一点没错儿。”
嬷嬷站在黎皇后身侧,小心地为她按摩头部,和蔼地笑着应答:“娘娘一片慈心,毓敏县主聪慧,想来也能懂娘娘的一片心意。”
黎皇后想着上回那孩子进宫,也隐隐有些大家贵女之姿,丈夫也站到自己不争气的儿子那头,长公主那边也没有联姻的想法,她们新朝的太子妃绝不能出自前朝世家,诸多条件综合到一处,符合条件者确实寥寥无几。
而葛歌这孩子,自己也还算是知根知底儿的,生得模样极好,性情也不错,虽说冷淡了些,这慢慢□□总能好的。
心里的想法已然扭转了不少,黎皇后在奶嬷嬷面前却仍旧是嘴硬的,噘嘴轻轻哼了一声,道:“本宫哪有甚心意要人懂的?”
“娘娘所言极是。”嬷嬷笑吟吟地应着。
主仆二人在鸾凤宫中说着私密话;前朝正阳宫中,崔永濂带人将平坡村那边开挖后又经过脱硫处理的乌金炭向国君禀报情况。
“回禀国君,依照毓敏县主所言,臣在平坡村里正带路下,已寻到三处乌金炭矿藏,其中两处为露天矿藏,已挖出第一批乌金炭,此两筐中所装便是那二矿中所产之炭;第三处则需有挖矿经验的匠人从旁协助,方可开挖。”跪在殿中汇报进度之人乃是崔永濂账下心腹,如今被调派到平坡村负责乌金炭开采全部事宜。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国君满意地点点头,道:“第一批乌金炭何时能入市?”
“最快第一批五日之后就能送达国都。”
“太子这边准备得如何?”国君望向引以为傲的长子,只要此事办妥,长子的名声自然水涨船高,国库也能充盈,着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站在殿中的崔永濂拱手行礼,道:“内城、外城皆已设立铺子两处,为着安全起见,仓库设在京郊十里外,诸事皆已完备。”
国君又问了其余一些繁杂琐事,见他都能一一应对上来,国君对行事越发妥帖的长子十分满意:“这事儿办得不错。”
“多谢父皇夸奖。”得到父亲肯定,崔永濂心中自然也欢喜,心想自己一定要把此事办妥。
***
开张当日,太子亲临位于内城的荣华炭铺,另有特别受到邀请的毓敏县主也过来捧场。
炭铺面积不大,前边儿铺子只设柜台及几排高矮两层的货架,货架上用麻袋装着堆放了大小品相不一的乌金炭,价格自然也不同。
后院只得一处大库房,约摸能放下两千斤的乌金炭,另就只得一个小院儿及茶室一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就这炭你们还分出了三种,可真是难得。”葛歌跟在崔永濂身后参观完整个炭铺,最后才是回到前边儿铺子来,细细瞧那分成三类的乌金炭:“不知崔先生作价几何啊?”
二人这段时日也见过四五回,在崔永濂的坚持下,私下葛歌仍以崔先生之名相称。
崔永濂站在一旁将湿了水的帕子递给葛歌擦手,沉声解释道:“一等四十文一斤,二等二十文一斤,三等则只需五文一斤。”如此便是要把整个煤炭生意都攥在手中了。
太子车驾今日出宫并未曾刻意隐藏行踪,很快太子殿下出现在城中一处叫荣华炭铺的小铺子的消息便传开了。
“臣女见过太子殿下…毓敏县主。”打扮得花枝招展想来跟太子殿下邂逅的几名女子还未来得及展露自己鲜嫩娇艳的一面给太子瞧,便瞧见他身后探出半个身子的葛歌,脸上娇媚的笑都僵住了,为何葛氏女会在此处?
脸盲的葛歌蹙着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