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6 章(2 / 3)

动作,她的目光早就转回到胡宥青身上了,又朝胡宥青拱手才道:“胡大人,草民听闻如今城中因大雪受灾之人愈发多,城中冲突不断,草民有一计愿献于大人。”

“何计?”端坐书桌后的胡宥青一听对方说有法子,好奇地睁大了熬红的双眼,身子微微向前倾。

“以工代赈。”葛歌双眸微亮,道出四字,见胡宥青似有些疑惑,不疾不徐解释道:“如今城中流民过多,若皆直接发赈灾粮银,难免为日后管理埋下隐患,再者日日游手好闲的,必然滋生矛盾,倒不如以招募他们干活为渠道,一则人人有事做,便没了那个精力去闹事;二则也可减少人心惰性养成。草民家中如今有一木炭铺子,最低等的木炭为十文一斤,愿为大人驱使,但凡是府衙雇来上工之人,每人每日可以单价五文在小店购买木炭一斤。”

葛歌这话一出,胡宥青欢喜得双手击掌:“你这法子好!师爷以为如何?”

“…或可一试。”那中年文人面色变了几变,最后还是捏着美鬤低了头。虽知这法子着实不错,可心里那清高的坎儿却过不去,只安慰自己道,这事事跟钱挂钩的主意,也只有这一身铜臭之人才会想出来,他想不出这般主意再寻常不过。

以工代赈是好法子,可这问题又来了,这大冷天儿的,找啥活儿能把这几千人都安排妥当?

“一可清除街上积雪,二可给寻常人家清积雪,三可每日安排人把雪运出城外。此外,为寻常百姓家里屋顶的积雪可酌情收几个铜板,钱都回到衙门后,再按劳分配。”葛歌想得周全,如今正好是闹雪灾的时候,那不少人家屋顶都被积雪压垮受灾。所谓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遇,倒不如把这雪换成能挣钱的法子:“再者,云州城不少人家都是要存冰的,连着把这门生意也给接下来,指不定还能再减轻衙门赈灾的负担。至于妇人,也可组织起来做些女红,北宁气候寒冷,将士们想来也是缺衣少袜的,若能与北宁那边儿谈成买卖协议,两边对接好,双方都能受惠。”

胡宥青边听边点头,对这满脑子好主意的后生真是满意极了:“不错,不错,这法子好。”

此举既能解云州之困,又可助北宁一臂之力。国都那边儿去岁就没赈灾的银两下来,反倒层层盘剥,而如今北宁与云州都属崔家军的阵营,自然是要互为唇齿相依的,这般一举两得,倒确实是个好法子。

为胡宥青献计完成,葛歌也不多留,大的方向她已给出来,至于如何操作那便是胡宥青这个知州该做的事儿了。

胡宥青捻着胡须望着葛歌离去的背影,与跟在身后的幕僚颇有些欣慰地说到:“此后生日后前程不可估量啊!”

“…大人所言极是。”

***

州府的动作也还算快,不过三日就把以工代赈一事落实到位。

自第三日起,除去些善心人家自家弄的小施粥棚子可以领到吃食,官府所有施粥棚子只供应给持有官府发的以工代赈小木牌,按甲乙丙丁分组领,若要领到官府的赈济,就必须到官府去报名上工,下工后凭木牌领吃食,木牌回收。到第二日再继续如此。

这法子一出,一开始确实引得流民怨言四起,毕竟原先啥也不用干一日就能吃饱饭,如今竟要上工才能有饭吃,这事儿谁能乐意?

不过不乐意也没法子,州府衙门政令已下,捕快衙差们也个个摩拳擦掌候着,躲在后头煽风点火的人不少,可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敢闹事儿的,一律全部抓回大牢里关着,这样的事儿有那么几出后,便再无人敢闹。

以工代赈此法施行第一日,在葛歌的暗中授意下,每日来葛家菌铺做事的李氏等人说和了几个相熟的流民到衙门报到,领了木牌去做活儿。

做完活儿后,当日每人领得馒头两个、铜板五文,虽说这铜板直接去换了一斤黑炭,不过这寒冬腊月的,黑炭可比银子金贵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