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头的手指,见确实温热着,便由着她去了:“好,冷了可要多穿件衣裳啊!”
母女俩说着话时,王赵氏将择好的菜端入厨房,杂粮粥早已熬好,不过她也晓得昨日孩子们才回来,奔波了一日,今日是起不来那般早的,早起她就先先熬好粥又去洗衣裳,才回来准备早饭。
“宁婶子早。”王家大门被推开,只见今日依旧是一身劲装的葛歌牵着玩成泥猴儿的王小虎进来。
文若兰闻声也侧过头去,只瞧着一
个身形瘦削的少年逆着光而来,少女的心如同见了春风的花苞儿一般,悄悄在风中绽放,摇曳生姿:“葛小里正晨安。”
文宁氏也笑吟吟地与葛歌打招呼:“小里正这是打外边儿回来吗?小虎咋玩得一身泥?”
“出去跑了圈,顺道看看村里四周。”葛歌今日起得早,想起自己自打搬村后还未四处转过,便出去转了圈,顺道把在村里小溪耍的王小虎给提溜回来,方才文若兰听到的便是王小虎带着他的小伙伴在外头跑来跑去的笑闹声。
快速炒好一个菜的王赵氏端着出来,笑道:“歌儿回来了?带小虎去洗洗就能吃饭了。”
早饭吃得简单,不过就是炒一个青菜再加一些酱瓜咸菜啥的,跟在王赵氏后边儿的王小茹端着一大碗酱瓜出来,便算菜齐了。
“乡下地方只得这些粗茶淡饭,还请宁婶子您几位莫要怪罪。”葛歌接过王赵氏盛好的一碗浓香软烂,还掺了不少碧粳米的粗粮粥递给文宁氏。
文宁氏这两年没少吃苦,哪里会嫌弃这如今安定的温饱?笑得眼角浅浅的皱纹都出来了:“小里正总说叫吾等不要太过见外,倒是您还把我们当外人呢!”
“是我的错。”葛歌一听,唇畔弯了些许,认错认得很干脆,惹得已上桌的众人都乐呵呵地笑了,气氛十分快活。
吃过早饭后,葛歌与文三要到衙门去一趟,把文家母子三人的户籍落到华东新村。
“你小子可以啊!这才建村几日就引得州府的人都落户到你们村来了!”主管户籍工作的主簿也认得这才十来岁的小里正,心想这女子可真是本事,能叫知县大人为她破例让一介女子担任里正,言语间未免多了几丝讨好。
言语间便将文家母子三人的户籍办好,还顺道将华东新村名字给改了一笔,华东新村改成了华新村。算是斩断与老村的一丝联系。
葛歌掏出一块小银角子不着痕迹地塞给主簿:“多谢主簿大人。”
办妥了文家母子的户籍后,葛歌又带着文三到书斋去选书:“如今村里人多,咱们现阶段目标是扫盲,文三哥你先选些浅显通俗的书。”
“扫盲?”文三伸向书架的手顿了下,这浅显通俗的书他也知有哪
些,可扫盲是何意?
“…扫除文盲,不认字儿的不都是睁眼瞎嘛!”
“此言倒是有趣,不过也十分贴切!”文三听她这般解释,也觉极妙,又觉这人着实有趣。斯文的脸上浮现一层淡淡的笑意,很快选好了《千字文》《三字经》这两本启蒙专用书籍。
葛歌又给选了些笔墨纸砚,这一趟光是在书斋就花了七八两,叫文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要不这些笔墨纸砚就先不要了罢?”自己本已预支了二两月银,这会儿叫葛歌花了这么多银子他还真有些赧然。
付完银子的葛歌手里拿着两本书,笑道:“我买这几刀纸可是要压榨文三哥你帮我抄出个十本八本书给村里人传阅的,是我压榨你,你也别为我省这些才是。”
“文某势必竭尽全力。”文三说罢,还朝葛歌作了个揖。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出了书斋后,又往布庄去买了十匹原色细棉料子,葛歌才驾着驴车带着文三家去。
葛歌与文三不过才去镇上半日,王小茹已带着文若兰与在葛家做事的几个小姑娘都混到一起去了。一群小姑娘坐在一处叽叽喳喳地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