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迅速臭气相投起来。
典林这次就是去看热闹的,裘海正等人获胜已是板上钉钉,大长公主今晚便能彻底定下国子监改革之事。到时女学子也会陆陆续续回归书院。
这次来的宾客比上次要多得多,马车离大长公主府还有两条街,就只能下车步行。
刚走没多远,便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
典林:“是裘先生?”
正是裘海正,顾长明去找他这事大家都知道,嗅觉敏感的官员们已经开始和这未来的同僚打好关系。顾长明如今心腹并不多,他主动去找裘海正,可见裘海正会被他重用。
裘海正最是不耐烦应酬这些,他只能嗯嗯啊啊的一阵点头,也顾不得别人说了什么。
而武汉枕,段木凉等人身边也围了不少人。
典林看到这场面,急忙拉着夏菌离开陆其珅。果不其然,不知谁喊了一声“陆学子来了”。陆其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典林和夏菌没有义气的逃跑,只留下他求救的一双手淹没在人群。
典林名气也不小,一路上也遇到一些人上来同她打招呼,于是就这么短短一段路,硬生生走了半个时辰。
走到大长公主府正门口时,典林还没说话门口迎客的仆从和女官便说道:“典学子请进。”
夏菌因为典林而没有被盘查,但是也没有被认出。
典林算是熟门熟路,她带着夏菌坐到角落。还没休息一会儿,边有仆从找上来:“典学子,您的位置在前面。”
夏菌见典林因为她为难,挥了挥手:“你赶紧走,跟你在一起一直都被人盯着。”
典林在这一刻连嘱咐她都显得不合适,这里是她皇姑母的府邸,却比她还像一个客人。
仆从引着典林到她的位置上,旁边是裘海正和陆其珅。从座位的安排上就已经看出了学林宴的结果,坐的最靠前的只有第十席的文斐然。
四百位学子的位置不好安排,最后干脆在最中央放了四百个蒲团,就像殿试一样,每人面前放着一小张书案。仆从将精致的饭食和美酒一一放在四百学子面前。
乐曲奏起,众人落座。
陛下和大长公主从后面出来。
“陛下万年。”
“众卿平身。”
大家对于皇帝的到场并不惊讶。
皇帝看着坐在他面前的四百位学子,龙心大悦。这边是他的教化之功,大长公主的学林宴广邀天下英才比试,内容奇特,经历传奇,定会被后世提起。
皇帝开口:“阿姐,这学林宴竟然一比就是一个多月,如今最困难的地方要阿姐抉择了?四百位大周英才,阿姐要如何取名呢?”
大长公主笑道:“这次学林宴,每位学子的表现,都日日公布于众。其中裘海正、武汉枕、陆其珅、段木凉、翁家桥、高深墨、典林、甄洛呈、文斐然等学子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典学子只用三日便第一个赶回京城,她得头名毋庸置疑。但是另一批学子们,本宫犯了难。
因为陆其珅的游说,本是一场各自较量的比试,竟让你们齐心协力的做了一件大事。不到一个月,便开出了一条河道,灌溉几十万亩良田。
本宫若是按照功劳取名。那定然是裘学子第一,陆学子第二,武将军第三。
可是裘先生和陆学子同本宫说,在修河道的二十天里,没有谁的功劳多谁的功劳少这个说法。
高深墨学子日日奔走在百姓中,百姓的诉求他最是清楚;管羡知学子在本宫还没废除规则时,为了提高效率,本着放弃比试也要修好河道的念头,专门组织一批学子去修建木道。一百二十五人,皆尽其所能全无私心。裘先生说,少一个人,这河道都修不好。”
“因此,本宫决定。”大长公主站起来,一抬手,几位仆从抬着一幅大卷轴走上前缓缓展开,一个个名字出现在上面,正是陆其珅当时让众人签下的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