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醉了。
这劝酒之人才少了些。
“听闻典学子才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呢!”众人看她喝醉了,仿佛觉得是什么趣事,哈哈笑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跪倒一片。
“陛下万年!”
大长公主急忙迎上来:“陛下怎么突然来了?”
“阿姐可是觉得我碍事了?”皇帝和唯一的亲姐姐打趣说笑。
大长公主无奈的笑了笑,仿佛是在看调皮的弟弟:“这天下陛下哪里去不得?”
“这天下,我还真没怎么去过。说不定几位学子去过的地方都比我多。”皇帝和姐姐交谈竟然是你我相称。
这也是实话,作为一国之君,好好呆在京城才是正事,那能到处乱跑,甚至爱乱跑的皇子都不一定被群臣所喜。
“朕今日来,就是为了看看几位大周未来的栋梁之材!哪个是典林啊?”
典林上前跪拜:“学生典林,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皇帝看这小姑娘也是称奇,这般年纪,又不是大族出身,第一次面圣竟然宠辱不惊,若不是微红的面颊透漏了她的激动,皇帝还真要感叹她过于平静。
“说来朕与你也是有缘分,当年你不过十岁便能解病灾造耧车,又让朕十分巧合的得知,赐你银龟印。时隔两年,你便胜过百位学子赢得了学林宴。朕当
年果然是没有看错你!”
“陛下谬赞,学生能有今日,一是得益于先生的教导,二是因为陛下推广女学的恩泽。所以解病祸造耧车若说是谁之功德,第一应归于陛下,第二归于先生。陛下宽厚仁慈,先生淡泊名利。这功劳才落在学生的头上。”
这个彩虹屁拍的真是太有水平了。
在场所有人恨不得拿小本本记下来。
大长公主十分满意典林的会说话懂眼色。
这龙屁拍的皇帝心情大好:“小小年纪便懂得不居功自傲,这不是天下学子的楷模是什么!”
大长公主趁热打铁:“典林不过是商户之女,家境一般,但是天生聪慧,敏而好学,正是因为陛下的恩泽可以上女学,这才有今日啊!天下千万女子,都甘愿为陛下,为大周,做典林这样的人啊!”
皇帝早就知道大长公主的心意,何况这典林确实争气,便顺着答应答应下来:“这女学一定要好好办!”
在场官员一听,心里有了谱。得,大长公主这事儿办成了,女子重新出门读书不仅已成定局,说不定因为大周出了个典林,这女子读书上学之风比以往更
胜。
大长公主接着道:“典林这样的学子竟然是东临郡学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国子监。这让我大为不解。国子监的先生们皆是当时大家名士,国子监又有着大周最大的藏书楼,衣食住行样样是最好的。
现在我明白了,先生没问题,环境没问题。有问题的便只能是学生了。”
皇帝点点头:“阿姐说的有理,就是因为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借着父辈的光进的学,又没有成绩的要求。这才堕落至此啊!”
大长公主:“陛下所言极是,所以臣以为,这国子监应该也同各地郡学一办,通过考试录取学子。成绩太差的学子,哪怕是阁老尚书皇亲贵族之后代,也必须退学。今后六品以上官员送后辈进学,也要先考试,通过之人才得入国子监。”
皇帝正要答应时,一直安安静静站在皇帝后面的年轻男人说了话:“大长公主殿下怕是严重了,这次比试虽然是典学子赢了头名,但是文学子和谷学子也是和甄学子一同进的京。并没有差到大长公所说的地步。何况还有另外两百学子的比试并未分出胜负吧?
大长公主殿下何必着急,不如再等一等?不过半
个月时间,这四百位学子的名次便都出来了。到时候再说国子监监生是不是真的不配呆在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