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饥荒化为无的过程中,官商士和百姓各自的分工作用。
最后抨击了读书人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决定自己的立场,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若无这样的理想,朝廷不给这种人举人的名额真是大快人心。
这是陆其珅第一次看典林的文章,他的老师祁博士总是和他说典林不过如此。
这还真不是不过如此啊!
典林看了看文章,虽然稍有瑕疵,但是刚刚心中激愤,显于笔墨,这字看过去,先感染人几分,再重新抄录就失了味道了。
“陆师兄你什么时候来的?”
“典林你要将文章就这样贴上去?”
“不然呢?”
“你署名啊!”陆其珅无力,这样的好文章贴出去不红他名字倒过来写。
典林愣了愣,提笔写上“名利之徒”四个字。
“这……”陆其珅一愣。
“陆师兄,我是谁?”
“……典林。”
典林叹了一口气:“我是一个地班的九岁学子,即便我这篇文章写的再好再对,世人看到我的名字都会贬我七分。我的有理会被说成无知小童胡言乱语。
到时候我就不是在替先生说话,而是在给先生添乱了。
所以倒不如用名利之徒这个名字,越是神秘,越是让人好奇,这篇文章传的会越热闹。”
陆其珅感叹:“我自视甚高,真是小看你了。”
他原本就觉得典林不过是一般而已,在东临或许是难得天才,但远不如他。郡学第二个十岁之下的学子在他眼里真的不算什么。
刚刚她的幼稚之语更是让他以为,典林也就写个你们凭什么骂袁教授,你行你上啊这种文章。
今日,他才真正的认识到这个小姑娘,才明白祁博士评价她诗赋不过如此时为什么还说她内秀如星辉。
陆其珅哈哈一笑:“今日是我差了!典林,我不甘落你之后,待我片刻!”
说罢也挥笔而就一篇文章,名曰《教化论》。
“你我二人今日将这两篇文章帖于无涯榜上,且看看有谁可驳之!也且看看,你与我,谁的文章更胜一筹!”
陆其珅意气风发,自称“狂妄之辈”。
“我原本左手写文章,这右手字无人认得出。典师妹之前在郡学不在人前,这一手好字也无人知。可算公平?”
典林点点头,如此强援,不要才怪,至于什么胜负,她并不在意。只要能为农正名,输了又如何?
二人约定好,又回到前堂。
此刻人是更多了,竟然还有人振臂高呼:“□□言教化兴国,然今日顾大人竟为商人之官,无视我等学子之诉求。吾辈学子不能受之!”
也有学子弱弱疑问:“可顾大人也没说不重视教化啊?只是说三年内重视农桑而已。”
“无知!你知道傅家即将出的良种比以前的种子贵多少吗?官府补贴农户种新种,比以往多花多少钱?这钱从哪里来?你就等着吧,明年各个官学给学子们的补贴都要少!多少寒门学子会因此读不起书?”
陆其珅冷眼旁观,对典林说:“我看今日,是有人背后做手脚,刻意引起学子不满,这郡学是东临学子之首,定要从郡学发力,继而影响东临府所有官学学子。”
典林严肃的点点头:“看来咱们另取个名是歪打正着,否则指不定会遭到什么报复威胁。”
陆其珅家里还算有点钱财,而她无依无靠,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文章不能她自己去贴。
“陆师兄,咱们先走。这事冲动不得!”
陆其珅感觉有趣:“你这小人,劝我不要冲动?行,我先等着,下课后到宿舍落锁,我一直在藏书楼二楼东北角落。”
这时先生们感觉到前堂不对,怎么要上课了班里没人。气冲冲的过来将人群驱散。
林介崇这才晃晃悠悠的来上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