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角落的时代真的是曾理所当然的现实吗?
原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构架几乎全数毁于战火,也不再适用于后战争世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便在于政体边界和人口移动两方面。
尚未经过净化处理的高辐射禁区不仅人烟罕至,生物活动也恢复得极为缓慢,至今被称为死亡地带。由于人口数量锐减,许多原本矗立着城市废墟的地带没有被重新开发利用,很快被自然重新侵占,成了新的密林。隔绝人类世界与非人类世界的便是那一道道标志性的白色高墙。国家的概念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被切实存在的墙所划定的一座座巨型城市孤岛。
换而言之,人类安全活动区之间往往隔着数百数千公里的原始自然与辐射区。战时与战后艰难生存的回忆令“协作”退出舞台,每个活动区的首要政策无一例外都是保证自给自足,即便其他区域发生动乱也能持续生存。
这也意味着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贸易都维持在最低限度,社会状况的差异也异常巨大。E区算得上和平富裕,但还是会时不时进入节电的半紧急状态。C区的状况相似,但由于所处位置自然资源不足,在社会管理上军事化色彩更为浓厚。更有一些活动区目前依然动乱缠身,疲于应对内部爆发的武装冲突。而新塔组织中心所在的G区则秉持完全的秘密主义,虽然从各方面实力而言都是佼佼者,但基本游离于各个活动区的政治博弈与斡旋之外,只会时不时地提供先进技术维持各方利益和力量平衡。
即便近十年来,部分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回升的趋势,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口的流动都远远低于战前世界平均水平。
花善笑家中有表亲居住在海洋对岸的D区,她小时候祖父母还会偶尔收到来信和包裹,在她觉醒前的那几年,即便区域之间的网络通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父辈之间的联系也几乎断绝了。毕竟都成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从来没有人提过要到对方所居住的安全活动区看一看。
这样的事应该并不罕见。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离开自己出生的安全活动区。
--各区分部之间维持密切联系的新塔组织是个例外。
随着巴士靠近墙体,高墙附着了特殊涂层的八角形表面也逐渐变得清晰。沿海地带云层聚拢,天色比都市中心要黯淡不少。
车内再次陷入寂静。
今天的目的地东海岸区域就在第一道防护墙外。
目的地以北还有第二道墙,那外面还有第三道。但第一第二防护墙之间的区域都是充当自然资源储备腹地的战略区域,几乎没有普通民居聚落。
而对于鲜少离开圣所的年轻神启者们而言,这将是他们第一次亲眼目睹墙外的世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