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64、第六十四章 急症(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第六十四章 急症(上)(2 / 3)

间,让祁元询来北京城迎他的,可是考虑到皇太子还要在南京监国,只好改主意早点回南京。

七月十七天子到达北京,在北京行在完成大宴群臣诸事后,于八月十八到达南京城。

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亲往兴庆宫,报告太上皇他大胜归来这个好消息。

两京之间传递的消息归消息,有些话,怎么能比得上他亲自站在上皇跟前说出来呢?

如果今年还是宣武年号的话,便是宣武三十六年了,莫说宣武帝退位做上皇已经那么多

年了,就算他依旧在位,这个年纪,也已经很难不让人为他的寿命忧心了。

天子出征前,就很担心,若是南京城中传来太上皇不豫的消息,他该如何是好?

万幸太上皇身子康健,天子回来后,见到的依旧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太上皇。

别看这些年太上皇避居深宫,就真的以为他老人家不问世事。

即便是天子,有时候都会有需要上皇的时候,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作为白手起家的开国之君,上皇的存在就是一种震慑。

如果说在平时,天子自己治国理政的时候,有些命令还需要顾及太上皇的存在,那么在天子亲征,太子监国的这个时候,太上皇就是大家心底的定海神针。

他管不管事没关系,但是大家都知道,若是出了岔子,多少有位兜底的人在。

但是,万幸的是,天子将监国的任务交给皇太子是极英明的决定。

在世子时期,就接受了成体系的继承人教育,受封皇太孙、皇太子后,更是在受教育的同时一直旁听、署理国事。

如果说这样的皇太子还会在监国的时候出岔子,那才是要让人忧心的事。

当然了,在皇太子证明自己有监国能力之前,太上皇的存在比皇后还要重要一些。

别失八里被俘投降,效仿上皇宣武年间北原王子被俘后的旧例,受封为侯,爵号仍为“崇礼”,在京中赐宅居住──当然是要受到严加看管的。

然后别失八里的生活如何,就暂时没人关心了,因为京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事情还是要从太上皇说起。

太上皇他老人家毕竟是因为中风退的位,就算素日里身体一直不错,也抵不住年纪大了,底子又受到了破坏。

天子得胜回京,太子圆满完成了监国任务,京中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以后,太上皇忽的就不好。

先是宫人来禀,上皇休息、看书甚至吃饭的时候,都逐渐出现了忽地入睡的情况,又有上皇亲自点名,让皇帝和太子去见他,他有话要嘱咐。

种种情况加起来,宫中气氛便渐渐凝肃起来,原本因为天子亲征得胜而热闹起来的气氛、宫中洋溢的喜气,也一下子消失了。

郑王出入兴庆宫的次数变多了。

到这里,皇太子实在不能不为自己亲爹的宗藩策略说一声好。

除了已经确定世袭罔替的秦王、晋王二王爵,以及大概率依然会世袭罔替的郑王、襄王爵(就是到时候爵封是不是亲王还有待商榷,毕竟天子现在看起来没有让他们就藩的打算,原本的袭爵计划安排能否正常实行还是个问题),其余的王府,即便是有守边之责的藩府,也得小心天子对他们驻守之地的更换以及王府护卫的裁撤。

天子这样对待宗藩,于太上皇来说,其实是不希望见到的。

任何一个父亲,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够友爱的。

尤其是天子如今是上皇最年长的儿子,又广有天下,其他藩王和他比起来,就显得格外需要扶持。

人总是会同情弱小的,上皇也免不了有这种倾向。

他老人家是个坚定的嫡长继承制拥护者没有错,但是天子都已经继位了,其余诸子也按照他的规划按部就班的在生活,既然这样,对天子在宗藩政策上的一些问题,上皇其实是不太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