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受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受命(2 / 3)

养自己的班底。

如此一来,祁元询代替太子出面处理此事,反倒更适宜。

祁元询自幼长在京师,同诸多在京皇子皇孙一道,接受的是正统的教育。

京师的诸多文臣不会排斥他。

太子原为北地藩王,作为太子长子,北人也能将他视为自己人。

他去处理此事,无论是北人还是南人,都会更易接受一点。

*

翰林院内,受命调查的十二人,正加急复核二月份的会试卷子。

原本按照规定,若是祁元询不参加的话,他们就得按照会试的常规,锁院,封闭式阅卷。

因祁元询加入,这群复核人员才有对外沟通交流的权力。

当然,沟通交流的人员仅限于祁元询这个皇孙,以及等待他们结果的天子。

这十二人,有前科状元、翰林侍讲、翰林修撰,有司直郎、司经局的校书、正字,有王府的长史、纪善,还有今次恩科的一甲。

复核人员的组成很复杂,原本他们复核完成,在上报天子前,是要报给负责此事的前科状元、翰林侍讲张信的,只不过如今太子长子参与此事,他们预报的名单,便还要先给这位皇孙过目。

张信考中甲戌科状元后,便按例被授为翰林修撰,此职没有定额,品阶为从六品,前不久,他才因表现出众,升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讲。

众人拟好的录取名单,基本上都是由他呈送给皇孙的。

四皇孙本人并没有一受命就对他们指手画脚,让他们仍按天子之命阅卷。

只不过,阅了十几天,试拟的两份名单,全数被四皇孙退回。

这让张信很难接受。

第三份名单又被四皇孙退回后,张信阴沉着脸回到他阅卷的厢房。

翰林院的院址经由去岁改建后,如今位于皇城东南方位、宗人府之后,临边就是詹事府。

皇孙每日到翰林院的时间都很固定,到了之后,他都是在原属于翰林学士办公的地方看书,若有名单上报,或有要事来寻,便能很快地找到他。

从行事做派上,四皇孙祁元询这位殿下,真个是值得夸赞,然而这位殿下也实在太执拗了些。

天子只让他们复阅试卷,再拟名单,以张信本人的意见看,自然是要精益求精。

若此次恩科,主考官当真偏颇南人,那秉公处理自然无碍,若是北人本身技不如人,他也要秉公办事,不可使无才之人,借机跻身仕途。

他原先拟的第一份名单,与会试张榜的结果并无什么区别,皇孙看了,默不作声,只是摇头。

送去的第二份名单,张信采纳了修撰戴彝、今科榜眼尹昌隆的意见,添了几个北方举子的名字——只不过戴、尹二人所列名册里,北方举子人数比他采纳的要多得多,名次也高了好些,张信虽是添了名字,却只令其列于末尾。

皇孙看了,仍是未允。

今日张信所进的乃是第三份名单,又增录了数人,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但皇孙依然将名单打回。

名单被打回数次,张信终于忍无可忍,开口询问皇孙该如何处置。

四皇孙圈了一个数,示意他,会试增录的北方士子,至少也要有三十人。

这简直是笑话!

整个会试也才录取了五十一人而已!

落第的北方举子之文采本就不如南方举子,何以要给出这样许多名额与他们!

按照往科的实例来看,北方士子与南方士子的中试比例极为悬殊,北方士子只占总名额十分之一的,比比皆是。

若是因北方士子落第后更会闹便放出这样许多名额给他们,何以平南方士子之心呢?

南方文风更为鼎盛,便要受人如此欺辱么?

张信回到厢房后,便动用他在此次封闭式阅卷的特权,直上奏疏与天子——毕竟他是原本被预定的阅卷主官——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