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夏跃反倒是闲了下来。
会试要等到来年二月,便是要去京师,也得等到在家过完年才能启校
因此,乡试发榜之后的鹿鸣宴上,不仅提学大人将夏跃招到边个不停,下来后同年们也纷纷围上来敬酒,一个二个的话里话外都是要他再接再厉,为南直隶夺回个六元魁首!
比如,已经四元,来年二月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中,夏解元能否夺会元,甚至在试中夺状元,来个六元魁首啊!?
而放在夏跃上又有不同,寄托了更多人更大的野望。
一般而言,只要拿下南直隶解元,妥妥已经锁定了进士的名额。
这是士人中公认的。
南直隶乡试,难度不下会试!
这下子,南京城沸腾,应府沸腾,南直隶沸腾了。
连中四元!
四元!?
三场皆毕,五后,贡院放榜,夏跃之名赫然列于榜首。
八月十五,考第三场。
八月十二,考第二场。
八月初九,考第一场。
乡试分为三场,南直隶乡试放在江南贡院举行,下辖的应府、苏州府、扬州府、凤阳府等十四府州应试生员悉数赶来南京城。将南京城里的客栈、会馆以及秦淮河两岸的青楼住的满满当当,数量不下数千人之多。
要想取而代之,并且改造他们,就必须先融入进去。得更难听点,是渗透进去。只有渗进去,同他们站在一条战壕里,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此才能有的放矢的瓦解、分化直至改造他们。
要知道,大明朝承平二百多年,武勋群体早已随着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役凋零。三杨之后,特别是经过千古一相张居正掌控中枢的十年,士大夫早已成为整个帝国的掌控者。
夏跃对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处心积虑也要选择科举这条晋之路,于此不无关系。
真正能让江南士人认可的,反倒是每三年出现一次的解元公。
如此一来,上至勋贵、官员,下至贫民百姓,夏跃在应府上下及夏族内外的声名顿时大幅度提升。
本就顶着应府首富的名头,如今又添南直隶解元的文名,此时再加上乐善好施、知礼知节,夏解元在南直隶的声望一时无两,更是无人敢触夏府霉头。
年节一过,去应府拜别提学大人后,夏跃北上,准备参加二月的京师会试。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