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远离的大部队,眼神冰冷。
就在雁门王府的大部队刚刚离开不久,远在关外的雁门王府就有了动静,似乎是收到了什么指令,十万大军全部集结,全副武装,没过多久之后便离开了兵营,向着中原的方向,向着淮安城的方向出发了,只留下了部分守卫,似乎是要去做什么,并不像是外出操练。
整个边关突然因为这一股军队的出现而惴惴不安,人们都在猜测这支军队要干什么,但却没有几个人能说道点子上。
而当远在去往少林途中的皇上知道这一消息之后,立刻下旨责问呼延灼烈想干什么,而收到的回复不禁令人深思。呼延灼烈声称最近淮安城似有动乱发生的预兆,疑似有别国奸细混进来,意图在淮安城制造混乱,所以他要派兵镇压。他的说的没错,最近淮安城却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平静,总有暴乱发生,可是呼延灼烈的这一解释怎么听都让人觉得假了三分,因为有些事大家早已经心知肚明。
这几天,最惴惴不安的人要数淮安城的守将,陆万山。原本在他的治理之下,鱼龙混杂的淮安城渐渐变得和平,各方势力都开始和平共处,不再有争斗。可是最近却接二连三的发生暴乱,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他总觉得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而这一切的开始,全都是因为雁门王府军队的到来。
此时的陆万山,正在自己城防兵营的议事厅中来回踱着步子,不安的情绪好像越来越重,他总觉得,这一切的不寻常全都是雁门王府引出来的,但是他却不敢明说,因为他不想明天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脑袋已经不在自己的脖子上。
他已经向朝中上报了奏折,说明了这里的情况,但是奏折中的大部分内容却并非是他本愿,而是雁门王呼延灼烈的意思,他一个小小的守城将领,又怎么敢违背镇守边关数十年,贵为王爷的呼延灼烈。
皇上收到的奏折,就是陆万山所报,原本这些奏折平常都是上传到兵部的,由兵部筛查之后再交由皇上亲自审阅,可是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皇上已经下旨,从现在开始所有有关边关的奏折,全都第一时间呈给他。但即使这样,现在能第一眼见到奏折的也不是皇上,而是七贤王,所以说,边关发生了什么事,七贤王永远都是第一个
知道的。
正在这时,一名腰间挎着兵器的士兵走了进来,慌慌张张的来到了陆万山的身边,神情凝重的说道:“将军,恐怕是真的要出事了。”说着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神情紧张。
此时的淮安城守军,已经不再是手拿齐眉棍,全都换回了原来的兵器,因为最近事太不寻常了,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所以陆万山已经下令,所有士兵全副武装,以防不测。
“干什么阴阳怪气的,到底出了什么事,说!”陆万山没好气的说道,脸上带着一丝不满。
“刚才前方传来线报,有将近十万大军正入了雁门关,向淮安城而来。”这名士兵哆嗦着嘴唇说道。
听到手下的回答,陆万山睁大了双眼,脸色瞬间惨白,出事了,果真出事了。他这几天一直在心里默念,希望不要有事,平安的让自己做这个守城将军,可是刚才手下的一句话却彻底将他拉回了现实,他知道,真的要出事了。
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在这边关内外,除了雁门王府,谁还能调动十万大军?又有谁有十万大军可调?
脸色惨白的陆万山踉跄着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面如死灰,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在这三不管的地方一直逍遥自在的活着,可是从雁门王带兵来到这里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一切都已经变了。民间传言他不是没有听过,但他总觉得那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一样,只要不让他上战场,让他安安静静的老死在这淮安城就好,可是现在一切都破灭了。
当天下午,来自关外的十万大军便驻扎在了淮安城外,并没有进入,不知道葫芦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