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未变……”
是啊,社会本质未变,这也是后世取得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椿芽是有感而发,作为普通人无法改变什么,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吧?她有家有儿女,甚至还有了外孙子和孙子,家庭和睦,各司其责,不给国家添乱就行。
想明白了这些,椿芽又打起了精神。
爹娘给的那笔钱早早地派上了用场。她帮着大林和二林做了投资,不想他们将来因为经济紧张而饱受困扰。她想,有了积累才有发展,等到九十年代商品房出现时就投到那个上面,这样就等于躺着挣钱了。虽然他们不缺房子住,可这恐怕是最好的投资了。
*
放寒假了,壮壮回来了。
赶在腊月二十六,椿芽和明瑜带着壮壮回了老家。虽然是最冷的时节,可他们还是兴冲冲地赶了回去。这是爹娘的意思,想在家乡过一个团圆年,就提前回去收拾屋子,还跟椿芽说:“闺女啊,咱这些年都是在外面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姜家没人了哪……”
椿芽明白爹的心思,这是想光宗耀祖哪?改革开放才几年,那乡里的习俗又兴起来了,算卦的、看风水的、倒卖文物的都出来了。听说李神婆的外孙女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上了年纪的都说她是李神婆附身,是个小“仙姑”,灵验着哪。
这就是变化,不服气都不行。想想解放后,费了那么大劲儿才破除的封建迷信,就这么沉渣泛起了。
椿芽和明瑜回来了,就四下里转了转。
李区长早就离休了,还在镇子上住着,身体硬朗,精神也很好。红梅姐一家调到县里去了,她也办了离休,平日里在县里住着很少回来。梁部长退下来后,就跟爱人一起去了省城跟孩子们住在一起。村子里也有了变化,翻盖房子的多了,还新建了几个厂子,听说还有外商想投资搞副食品加工呢。
到了腊月二十八,大林、二林一家也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大大小小十几口子,把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连插脚的地方都没了。姜茂山披着军大衣,乐呵呵地坐在炉火旁烤暖儿,几个娃娃也都围着炉子烤红薯,一股甜甜的香气儿飘散开来,格外诱人。
“呵呵,这房子刚盖好时还觉得空荡荡的,现在咋就觉得这么小呢?”徐秀兰开心地笑道。
“娘,过两天果果和阳阳一家也回来了,到时候才挤呢……”椿芽也笑着说道。
她跟明瑜还住在后院里,那是娘留给他们的屋子。以前一家人都睡在一张大床上,还不觉得挤,现在三间屋子都盛不下了。娘说,到时候男的都集中到一起,女的也集中一下,一定能住下的。
要说,果果和阳阳他们在这边只住两晚上,就要搭乘火车南下去青州。他们的爷爷和奶奶正等着呢,那边规矩大,过年是一定要祭祖的,明瑜是家中的独子偷懒不得,她也得在一旁陪着,一个是尽尽孝道,另一个是这种场合她必须到场。明瑜不喜欢这一套,可也没办法,父母还是老思想,净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怎么劝都听不进去。
这两天姜家热闹非凡,村里人很是羡慕。
姜家日子过得红火,这是有目共睹的。大林一口气生了三个娃娃,二林也一样,还盼来了个闺女。说起大林家的老三,源于椿芽的一句话。那天,她去跟大林商量投资做服装生意,广播里正在讲“计划生育”,就无意间说了一句:“哎,以后计划生育是越来越严了,想生都生不了了……”当时,肖华也在一旁坐着,一言不发。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肖华动了心思。心说,大林喜欢孩子,她以前不喜欢可后来觉得娃娃也不错,现在能请保姆了不如再要一个吧?看看玉简生了三个,凭啥要比人家少一个?椿芽一走,肖华就跟大林说了,大林一听吓了一跳,他说:“肖华,你不要命了?”他跟肖华都快四十了,这个年纪生娃娃危险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