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也一样,见了那么多姑娘唯独喜欢上了她。旁人以为他们是相亲认识的,而他们更像是一见钟情。二林去了部队上,就跟她写信,一个星期一封,像有说不好完的话似的。还不到一个月,就向组织上做了汇报,说和某市的秦玉简同志谈起了对象,组织上就做了调查,把她记录在案。
.
这个是二林后来跟她坦白的。她这边呢,当时并未跟家里提起,想再多了解一些。她找到介绍人,细细打听一下二林的家庭情况,介绍人提到了他的大姐和姐夫,说人很好就放心吧。
.
跟二林通了几个月的信,就像认识了很多年。等到二林突然跟她表白时,她就欣然接受了,还把这事跟家里说了。母亲劝她再考虑一下,说:“玉简,你跟二林认识的时间很短,看到的都是优点,你跟人家是不是对脾气,性格是不是融洽?这些都很重要。还有,就是家庭责任感,女孩子都是恋家的,也是顾家的,男孩子就不好说了,如果找了一不顾家的可就麻烦了,日后有得罪受了……”
.
这些话,她都听进去了,就在信里跟二林认真地谈了谈。二林所描述的家庭,恰恰是她想象的那样。二林说,他大姐就是这么生活的,跟姐夫过得很好。她放了心,觉得跟二林的人生观几乎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很接近。就在这时,书婷姐找到了她,说要跟她谈谈。
.
她见过书婷姐,那是跟二林见面时,跟介绍人说话的那位俊秀女子。当时,就觉得这位姐姐咋这么好看啊?说话声音脆脆的,像百灵鸟似的。再次见到书婷姐,就被她的热情感染了。她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书婷姐也说:“二林突然要结婚,我也是不放心怕太仓促了,这婚姻大事不同于于别的,一定要慎重才是……”
.
最后,书婷姐还跟她说:“我家二林啊,性子活泛,小时候可调皮了,没少挨吵。可他一旦认定的事就不会再更改了,既然二林认定了你,我想他是真心的,也希望你们将来能好好生活……”
.
听了这番话,她算是晓得了,二林那生龙活虎的劲儿跟她姐姐一模一样。
.
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她听二林描述过,说大哥很聪明,从小就是学习尖子,考大学不费吹灰之力。他呢,小时候不爱学习,被姐姐和大哥摁着头硬学。后来,大哥考上了大学对他的影响很大,这才用起功来。姐姐常常跟她说:“知识改变命运”。以前不懂,考上军校后就明白了,当初如果不努力,这军校怕是跟他无缘了。
.
父亲和母亲也帮着做了调查,说姜家都是老实人,爹和娘都退休了在老家住着,姐夫在部队上,姐姐也是个干部,哥和嫂子都在研究所里,这样的家庭很不错,社会关系简单,运动来了也不会受影响。
.
父亲还跟她说:“玉简,二林是军人,你以后就是军属了,爸爸再有什么也不会连累到你了……”听到这个,她喊了声“爸爸”,却不知说啥才好。
.
父亲下来后,就挨了批,但一直很乐观,从未灰心丧气过。母亲也一直站在父亲身后,别人来动员她,让她上台批判父亲,可母亲说:“老秦干了一辈子革命,我相信他,即便在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也属于人民内部问题,改正了就好了,不能上升到敌我矛盾……”因为这个,母亲也受到了影响,一度被停职检查。最后,查不出什么问题,才恢复了工作。
.
结婚之后,跟二林相处的那些日子,她觉得很幸福。
.
二林很活泼,总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逗她发笑。还带着她去老宅子逛了逛,跟她讲小时候的事,那青沙河畔到处都留有他的印记。二林还跟她说,家里最聪明的就是姐姐,第二聪明的是他大哥,他算是第三聪明吧。听到这个,她忍不住笑了起来,二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