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晋江独家(2 / 6)

到推动作用。

.

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一大举措。

.

椿芽看过相关资料,在六十年代,米帝国主义曾把内陆十几座工业城市作为轰炸目标,计划投掷原子.弹,妄图一举摧毁国内的工业体系。在七十年代,北方境外某超级大国也是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周边环境有多复杂?可想而知,如果不提前做打算,恐怕就被一窝端了。

.

齐明瑜说:“这叫有备无患……”

.

椿芽明白,国家一直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国防建设就是如此,备战也是如此,还有想法设法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如此。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这是五千年来的文化使然,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血脉之中,从来不曾改变过,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

在备战的同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未停止。

.

文艺界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整顿,部里的领导换了个遍,从上到下都有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对国民经济没什么影响,该种地的种地,该搞生产的搞生产,甚至还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

这天,椿芽注意到了报纸上的一则新闻。

.

国家新技术小组开始了引进工作,打算趁着当前的国际形势驱缓,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冶金、矿山、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电子工业和工程机械等行业。在引进新技术时采取三种方式,进口成套设备、进口单项设备、购买技术资料,其中要求加大力度进行后两种方式,从而形成自有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注1)

.

对此,椿芽颇为感慨。

.

这与改革开放后,不管不顾盲目购买成套设备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世的那些买办阶层就是这么起来的,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甚至内外勾结坑害国家,还大肆宣传着“造不如买”等谬论,最后把国内几大重点行业,包括飞机、汽车、半导体、日化等拱手葬送了,等到别人拿着核心技术卡脖子时,方明白过来。

.

而这一幕不是第一次上演了。在解放前,那些洋买办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在国内充当着代理人,和洋人们一起联手扼杀民族产业,对外跪舔对内装出高人一等的模样,最后搞垮了国内经济却拍拍屁股跑了,只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和受苦受难的民众。

.

正是因为深受其害,解放后才对买办阶层如此痛恨吧?打击起来也是毫不手软。如果不是看到后世的那一幕,椿芽还无法理解斗争的尖锐性,可正是因为看到了,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后续的运动。

.

她想,事情是一分为二的,各有利弊。

.

周边局势的复杂,注定了六七十年代是不平静的。从客观上来说,那些大大小小的运动出发点是好的,像清思想和清政治针对的是官僚主义和修正主义,提倡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对平头老百姓来说没啥损失,只要随大流就行。而后世一提到运动就跳脚的,大多是触犯到了自身利益或是某利益阶层的代言人。

.

说起来,反对官僚主义是势在必行。

.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官僚主义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要想打破绝非易事。可经过一场场运动,百万干部下乡蹲点,跟群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们打成了一片,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在不断地发扬光大。这恐怕是干部和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年代,无论是对经济还是体制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

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部队上也有了变化。

.

到了六月,军衔制取消了,那些带着领花和肩章的制服都收了起来,从此官兵一致,都穿着草绿色军服,戴着红领章和红帽徽。判断干部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