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晋江独家(3 / 6)

了逛。齐明瑜挤出时间来陪着,还特地借了座椅装在自行车后面,驮着老太太。姜老太太很高兴,嘴里念叨着:“来省城瞧瞧,这辈子也值了……”姜老爷子腿脚还算利落,见老太太高兴也跟着乐呵。

.

他今年八十七了,算是高寿了,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却活得好好的。不过,他心里也有遗憾,如果能看到大林成亲抱个娃娃就好了。见了椿芽,就悄悄地说:“椿芽,你给大林瞅瞅?有合适的就给介绍一个?农村姑娘人家瞧不上,那城里的姑娘总可以吧?大林的性子拗,就听你的……”

.

椿芽知道爷爷的想法,老人家怕哪天走了就看不到了。可婚姻大事急不得,大林今年二十三,搁在城里可不算大龄。再说,他也没那个时间,天天泡在研究所里哪有机会谈对象啊?除非那对象也是搞研究的,可哪有那么巧的事呢?

.

*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

工业和农业都得到了恢复,医学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外交上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元旦”过后,建交的国家一个接着一个,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后续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

椿芽记得当时有个说法,共和国是被一帮子穷哥们顶着压力抬进联合国的。而赢得这种拥戴实属不易,其间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

建国以来,以米帝国主义为首的敌对势力,设置了重重障碍加以阻挠,而共和国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国际地位是打出来的,也是拼出来的,没有五六十年代的努力,就没有未来的辉煌。现在把基础打下了,将来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

椿芽知道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无论是卫生科技还是军工技术都取得伟大成就。尤其是“大杀器”的横空出世,更是震撼了整个世界。

.

这是一个充满热血的年代,无数人在默默地奉献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物质生活虽然贫乏,可精神世界却很富足,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高高飘扬,理想和信念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更晚了,抱歉哈~

^_^

*

(以下请忽略)

*

到了清明前后, 老天依然不肯下雨。

地里旱着, 麦苗稀稀拉拉的不成样子。随着天气转暖, 青沙河也见了底, 露出了大片的河床。河里存着的那么一点水, 浅浅的,水车也派不上用场了。姜家湾这边, 就指望着那几眼旱井浇地。为了保住水源,村里组织起了护井队, 维持着秩序。村民们排着号儿轮流取水用水, 日夜不歇。

就这样, 挺到了夏收时节。

为了防止灾民哄抢青苗, 村里还组织了护田队,日夜巡逻。为了那活命的口粮就跟打仗似的, 虽然只收了不到两成,可总比颗粒无收要强些吧?

夏收过后,姜茂山就把那仅有的那几袋粮食都藏了起来。

他活了三十多岁, 这么紧巴的日子还是头一回遇到。家里的猪羊早就牵到集上卖掉了, 实在是没啥东西可喂。还有那鸡鸭也都进了自家肚子,大牲口也卖了, 剩下的那头草驴饿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椿芽说, 得到来年夏天收了麦子, 情况才有所好转。也就是说,一家人还得咬紧牙关挺过这一年。

就在这时,姜徐氏发现自己怀孕了。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娃, 可不是件好事。她有些发愁,大人都没得吃这娃能养好吗?若是不要,又舍不得。

姜老太太踮着小脚说:“茂山家的,这娃就好好养着吧?那地窖里不是还存着点粮食吗?都先紧着你和大林、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