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晋江独家(3 / 6)

肚子,她心疼明瑜想让他多吃点,大林也不过十七岁不能亏着了。

.

这一年下来,家里攒了不少干货,可那是填肚子的。要想吃到新鲜的,还得再想想办法。椿芽瞅着小棚子后面的那片空地,就下了决心。

.

那块地开垦一下,就能种点蔬菜。部队上虽然也讲原则,可自家种菜应该没啥问题吧?以前她有些顾虑,怕给明瑜带来不利影响,可到了困难时期不是提倡“瓜菜代”吗?她不过是提前动手而已。

.

椿芽跟明瑜一说,齐明瑜就毫不犹豫地点了头。他也有这个打算,要不是椿芽拦着早就下手了。

.

说干就干,齐明瑜找了通信员来帮忙。一下班,二人就挥着锄头开垦荒地。周围的邻居们见了,也来凑热闹。结果那片荒地很快就连成了一片,只要是参加的都弄了一块地,还喜滋滋地说:“这是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后勤处也注意到了,就把周围的荒地充分利用起来。这么一来,营区周围除了林带就是菜地,颇有田园风光。

.

祁司令员听说后,也让勤务兵和警卫员把院里的空地刨了刨,说去后勤上弄点蔬菜种子,都种上菜,到时候吃不完就送到伙房里去。

.

祁苏彦和柳怡军从未干过农活,对种菜也没啥兴趣。不过,看到大哥家里也变成了菜园子,就说:“大哥,你这边吃不完,可得给我留一份儿……”

.

*

赶在夏收前,老三齐建民出生了。

.

这是一个胖娃娃,蹬着小腿儿哭声很嘹亮。椿芽醒来时看着这个小胖子,心满意足地笑了笑。齐明瑜见母子俩都平平安安的,一松劲就倚着长椅睡了过去。

.

徐秀兰见了,也不敢叫醒他。她知道明瑜太困了,熬得都撑不住了。她从老家提前两天赶了过来,到省城时椿芽还在家里,第二天中午就进了医院,下午就生了,一切颇为顺利。

.

齐明瑜醒来后,就想去邮局拍个电报给爹报喜。徐秀兰说:“明瑜,花那个冤枉钱干啥,还是省省吧?给你爹写封信就成……”

.

一个星期之后,姜茂山收到了来信。

.

知道明瑜这边又添了娃娃,自然很欢喜。姜老爷子得了信儿,就接下了起名的任务。他去自留地里转了一圈,瞅着那春玉米绿油油的冒出了苗苗,就给小娃娃起了个名字叫壮壮。心说,甭管肚子吃得饱不饱,都希望这娃娃长得壮壮实实的。

.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小天使们,过年好~

^_^

-----------

捉虫~

*

(以下请忽略~)

*

雨下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清晨, 终于停了。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吃罢早饭, 姜茂山就赶着驴车去了青溪镇。

那边离村子有十多里路,在河的上游, 地势很高。他想在镇子上找间房子, 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运过去。临出门前爹特意叮嘱他, 要赁套砖房经得住水泡才成。他踅摸了一圈, 最后在高岗子上赁了一套小院子, 有三间北屋带着一间灶屋,虽然价格不便宜可为了保命只好忍忍了。

回到村里, 消息已经传开了。

乡亲们是半信半疑,见他家一车接着一车往外搬运东西,也跟着发慌。姜大伯拦着他问话, 他就照实说了。

“大伯,都到这个时候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姜大伯一脸疑虑,回到家里也开始收拾东西。还让他儿子去李家寨探路,那边是他岳家,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