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硬,对部队文化摸得不透也不敢轻易动笔。再说,这个年代靠笔杆子可以成名,可同时也会惹来祸端。写大字做宣传呢?部队上不缺这个。听说地方上要跟部队合办学校,她就动了心。要不去当老师吧?可一想到运动中,老师都被小将们打倒了,又有些发憷。
.
椿芽琢磨来琢磨去,也没想出个好路子。
.
可在后勤上呆着也不是个长法。若是半辈子就这么被埋没了,实在是心有不甘。她们这批随军的,虽然入了军籍却没啥级别,属于普通列兵,距离“提干”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呢。
.
自从军政干部改为薪金制之后,这级别就跟工资挂了勾。齐明喻是副师级,挂在了十二级,算是高级干部了。上军校期间薪金保持不变,每个月能领到一百七十七块。而她拿的是津贴,一个月只有八块钱,如果提了干就不一样了。
.
想到这个,椿芽的心劲儿又鼓了起来。
.
说起来,家里的经济状况还不错。虽然有两个娃娃,可每个月都能攒下钱来。明瑜把经济大权都交给了她,她也不含糊,精打细算之下那存折上的钱就多了起来。
.
要知道在五、六、七十年代,物价很低,二十多块钱就能养活一大家子。在城里只要有单位,那医疗、教育、住房、育儿基本上是免费的,哪像后世每月拿着几千大洋依然捉襟见肘的,月月光啊?甚至有一种朝不保夕的焦虑感,幸福指数也大大降低了。
.
*
转眼到了三月。
.
上面召开了军事会议,对全军进行整编,要求在三年之内把现有员额裁减三分之一。通知一下发,军区上下顿时紧张起来。
.
说起裁军,解放后就有这个计划。当时上级决定将把部队压缩到四百万,复员军人达一百五十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整编工作就停了下来。之后,由于战争需要,军队又进行了扩编,最高时总兵力达到了六百多万。战争结束后,就对陆军进行了精简,总员额一下减到了三百五十万,从分散指挥也转向了统一指挥。(注1)
.
现在,国家的发展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中来,需要进一步削减军费。这次裁减的主要是陆军、各级机关的附属单位和勤务分队。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兵种和后勤人员,都是精简对象。
.
一切行动听指挥,省军区对后勤部门率先开了刀。
.
椿芽她们这批随军的,年龄参差不齐,也没什么技术文化,自然是精简对象。对随军家属来说,复员也没啥只要给安排工作就成。椿芽不知道自己会被安置到哪里?她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军龄只有两年,工资级别也不会高了。
.
后勤处的吕处长说,不想去地方上的,可以去军人服务部继续从事后勤工作。不同的是以前拿着津贴,现在改成了工资。
.
椿芽核算了一下,想看看自己能领到多少钱?
.
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在地方行政单位每月最低的能拿到三十多块钱。这是有编制的正式人员,如果没编制的算是临时人员,只能拿编外工资。以前在区里工作时,就没几个有编制的,她和大部分同志都是编外人员,拿得是津贴补助。如果把那几年都折算成工龄,估计能拿到三十多块。其实,复员也没什么不好,钱拿得还比较多。
.
椿芽考虑着,是留在部队上还是去地方上?说起来,去地方上发展空间更大一些。可想着后续接二连三的运动,又有点儿发憷。她给明瑜写了信,想听听他的意见。可军区这边动作很快,未等她收到回信,通知就下发了。
.
后勤部门被精简了一大半。去地方上的,就等着那边分配工作。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