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道,没有看着后山。殊不知,经年累月的,后山也有了一条小径,藏在腐烂的植被之下,胡骁就是借此避开耳目潜入了书院。一旦做好计划,实施起来就很容易,书院上下一千六百多名师生有一千二百多人愿意北上,其余人有家有业者走不了、体弱多病者走不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山后就各自散去。
其余人等,化整为零,以各种方式、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东及郡,大家约定好在北境内再见。
乘船目标太大,只能够百多人走此路。剩下的,都是陆路,交通工具有限,八|九百人只能够在数名老师的带领下步行。他们不畏艰险,毅然决然地把书院内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等妄自尊大的东及郡太守反应过来时,庸泰书院已经人去楼空,立刻派人去追,但书院学子如泥沙入海,哪里能够找到。
北上之路艰难,最困难的是如何在战乱中走过隆冬。
幸好有胡骁一路帮助,又有宁王人马的一路接应。
在冬雪消融的那一刻,庸泰书院最先一批人踏上了北境的土地;在春暖花开时,庸泰书院最后一人到达北境。也就在此时,酝酿了一个冬季的动乱彻底爆发,兵戈四处而起,朝廷彻底陷入了危局,风雨飘摇。
朝廷里,与宠妃玩乐的皇帝听到内侍说江山乱了,摆摆手说:“找国舅去。”
国舅正焦头烂额呢,在殿内来来回回走,他想不通啊,“我一心为百姓,苦心孤诣,自认为没有做错半点,为什么要反我?”
下面各部的官员都是焦头烂额的。
镇压?镇压不行。
招安?招安行不通。
有人忽然支支吾吾地说:“朝廷手里有一支得用的兵马就好了。”:,,.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