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溱过奖了,不过是随口一句,算不得诗。倒是这院子,打理的真好,不说满园花香,那小水溪,你怎么想到种上荷花的?。”
“啊,得来的种子,随手扔下去的,没想到竟然活了,可能是井水好的缘故。”苏溱慢悠悠的晃着。
周囩笑道:“倒也是,这井水格外清甜,连井水养出来的鱼都比别处的好吃些。”
苏溱得意极了,“可不是么?我和你说,这莲藕和莲子才是绝了,等收莲藕的时候,你过来尝尝啊,肯定比别处的好吃。”
“好啊,这便说好了,到时候我一定来尝尝,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吃。”周囩笑着答道。
“好啊,说定了。”苏溱伸手摘下一粒没熟透的葡萄放进嘴里,没一会便被酸的吐出来,“酸死我了……”
“还没熟透呢,再等半个月就该熟透了,这个时候吃肯定酸的很,拿水漱漱口,有点冷行么?”周囩拿起一边桌子上的茶壶,倒了一杯水递过去。
苏溱完全没有有外人在的感觉,漱口后把剩下的半杯水给喝了,“这天气,就要凉的才舒服,再过段时间,可是吃冰的好时机,可惜齐县吃冰有点困难。”
唉,想念在京城随便吃冰的时光。
“不难,今年开始,圣上给各地都批了可以用硝石制冰的条子,由官府盯着,谁家条件符合的,就可以去当地衙门开文书买硝石,不过这些都是登记在册的,要是拿了文书买了硝石,没有相应的冰卖出去也不行。制冰前还要专门去学习如何用硝石制冰,这些都是要考过才能做这门生意的。”周囩解释道,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往外说的,齐县的告示都贴出去了,只是阿溱不知道罢了。
“啊?皇上同意民间用硝石制冰啦?我以为这硝石能制作火器,肯定不能让民间大肆使用呢。”苏溱惊讶道。
“前朝就有用硝石制冰的习惯啊,只是打仗的时候消耗了太多的硝石,又没有发现新的矿,肯定得限制民间使用,这自然就要找个合理的理由,如今朝廷好像有新的法子获取硝石,自然就开放了对民间的限制。”这方面他只是隐约知道,倒是不大清楚个中缘由。
苏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献上去的方子派上用场了啊,那不是今年她仍可以随意吃冰,不知道她去找钱大人给她批文书申请自用行不行的通。
“今晚月色真好……”她看着天空的月亮,莫名很想吟诗一首。
只是现成的不好拿出来,自己又不会做诗,看来看去,只能感慨一句月色真好。
周囩不想念诗,他只想静静的享受这一刻。
“大人,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张公子他们在前头等着呢。苏姑娘好。”他的小厮走进来说道。
周囩差点就要学着苏溱翻个白眼,只是想到人就在旁边,愣是把想法忍下去,“阿溱,时辰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你也早些休息。”
“嗯,你们一起走也安全些。慢走,路上注意些,不用着急赶路。对了。你带了灯么?不如把这盏灯带上,路上也好走些。”苏溱站了起来,将一边的灯取下来。
“多谢姑娘,这灯我先带走,下回再送过来,”周囩微笑着接过灯,绝口不提自己带没带。
小厮有些疑惑,他们的车上肯定是有灯的,干宝阁掌柜他们那也有,何必再带一盏。
不过接受到周囩的目光,他聪明的不开口,默默的后退了一步。
就好比为什么自家主子会跑到这里来了,也不应该问一样,这样才算是合格的小厮。
苏溱将人送到门口,看着人上了车才转身回去。
周囩撩起窗帘,看着苏溱回到院子里,才清冷的开口,“走吧。”
苏溱刚坐下,就听到李婆子喊道:“黑乎乎的,你怎么没点灯。”
苏溱指着墙上仅有的一盏灯,“那不是点着呢,那边结束了?”
“嗯,大伙都散了,你怎么走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