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知道了,很开心,要大大的赏她。还有就是,再过一段时间,他会给送一些人过来,跟着苏溱学习,让苏溱教的时候不要手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至于化肥厂等一应事宜,也已经在筹办中了,地址就定在齐县。平日里苏溱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找县令或者知府。他特许苏家三人见官不跪的权利。
就这还是苏溱大致概括精简后的呢,也不知道那来恩太监是如何把皇上那些罗里吧嗦的活都记下来了的。
“这些都是上用的胭脂水粉等物,皇后娘娘特意赏给姑娘的。这些是各式首饰头面,也是皇后娘娘赏的。这一小匣子的南珠,是太后赐下的,宫里的贵人都没几个能有呢。”
至于还有一堆的名贵布料,什么蜀锦、软烟罗,各式药材补品,简直数不胜数。
皇上就简单粗暴多了,赐了一堆的书,看书的名号,还是特意了解过苏溱的喜好的,另黄金百两,白银万两。对此,苏溱表示很满意。
正经事说完了,来恩的脸上公式化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显的特别平易近人:“今晚怕是要叨扰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自然方便,有什么不方便的。”李婆子连口答应,忙忙的要去张罗晚餐,这么多人,活可不轻松,早点准备才是。
“苏夫人不必这么客气,来时我特意和广聚楼打了招呼,等下会有他们楼的厨子上门。不如我们到院子里走走?”,来恩主动开口道。
“我陪公公走走,娘你们去大伯大哥家看看,能不能腾出房间来,家里怕是住不下。”
“不用管他们,他们晚上会跟着钱大人回去的,就我们三个留下。”来恩指了指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太监。
苏家的院子确实不错,又有灵泉加持,哪怕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也能看见不少花儿,比如苏溱窗下的那株山茶,就开的正好。又有水沟蜿蜒而过,偶尔有鱼儿探出头来,颇具野趣,风景十分不赖。
可惜来恩是打天下头号富贵的地方出来的,又颇受皇上看重,什么样的园子没见过。虽说苏家的院子草木茂盛了些,可也谈不上什么稀奇的。
“我来的时候,见许多人家家里都是青砖大瓦房,院中都有草房子,不知道这是何故?”来恩问出心底的疑惑。
“那是耳棚,村里人养银耳用的。”
“银耳?这东西不都是野生野长的么?怎么还能养了呢。”说来神奇,青山村的事情都要翻遍了,偏偏大家都齐刷刷的漏掉了这一件事,因此这消息竟然一直都没有传到来恩他们耳中。
“可以的,只是极其琐碎麻烦。也只能在春暖和秋凉时节来,太冷太热都不成。”
“莫非这也是姑娘想出来的?”
“算是吧。我们青山村都是当年逃难过来的,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我就想了个法子带着大家赚点家用,补贴一下家里。”
“姑娘大义,实在佩服。”来恩正了神色。
“哪里是什么大义,不过是乡里乡亲的,大家互相扶持罢了。”
“况且这事能做下去,还是多亏了张家干宝阁,一应用材都是他们备下的,银耳也是他们负责收的,价格也给的公道。”
“原来如此。”来恩点点头,这干宝阁的银耳,前年就在宫中出现了,再一想干宝阁背后的大佬,难怪青山村这门生意现在都没被人强抢了去。
只是这苏姑娘,看来越发不简单了,又是打谷机,又是水稻,又是银耳,说不得还有什么是他们忽视了的。
院子再大也有限,没多久就转完一圈。
“不知道姑娘书里提到的化肥和那什么菌液都在哪里呢?可否带我去看看?”
“公公真的要去看?”苏溱脸上神色不明。
“自然是要看看的,实在是太好奇了。”
苏溱摸出手帕,把口鼻遮住,牢牢的绑好,瓮声瓮气的说:“那公公拿东西遮一下口鼻,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