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亨通,万事胜意,越来越好看。姑姑,你头上戴的花真好看,红红的。”铁栓期待的看着苏溱,这头一句话是他昨晚想了好久的,肯定能拿个大红包。
余下的孩子嘴里也乱七八糟说着些祝福语,连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些话都出来了,想来是从哪家的寿宴上听来的。
苏溱连忙把红包发完,匆匆把人打发走了,才算是活了过来。
“吃点东西吧,等下估计还有好几拨人呢。”李婆子看着一脸心有余悸的女儿,差点笑了出来。
“还有?往年哪里有这么多人来拜年啊?”
“往年是往年,你也不看看你去年做了些什么。我估计再等会,去年成亲的那几对就要过来了,你且等着吧。”
“!”苏溱倒吸一口冷气,最尴尬的还在后头等着啊。她连这些人谁是谁都还没分辨清楚,希望不要闹笑话才好。
这个年,苏溱过的格外心累,不说新嫁过来的小媳妇经过拜年一事后,时不时的就出现在她面前,想要她同意把自己娘家拉上;就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时候,找上门来,要她看在同村的份上,拉一把。
苏溱不堪其扰,干脆连门都不出了,谁来了也不见,对外只说要忙着水稻银耳等一应事宜,无暇见客。
其中缘由谁不心知肚明的,那几个新媳妇,更是吃了一顿好大的排头,不敢再找上门来。
转眼就是正月十五,李婆子正在厨房了做汤圆,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苏老爷、苏夫人,在家不?”
李婆子一时没反应过来,高声道:“你找谁?怕是找错人家了。”
“这里可是苏福苏老爷的家?”
这看样子确实是找她家的,只是怎么就变成苏老爷苏夫人了。
“你有什么事?怎么找来我家了?”李婆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过去问道。
“好叫夫人知道,我是县里衙门的捕头,受钱大人吩咐,前来告诉夫人,宫中来了人,想来过了正午就到这,夫人先做好准备,以免不备失了分寸。”
“什么东西?钱大人要来便来,怎么还要我做准备,做什么准备?”
“夫人,是宫里,当今住的宫里。”那捕头用手指了指天空。
“钱大人说,叫夫人不必惊慌,是好消息,只是家里有哪里不妥的,且先收拾好了,好正经迎客。我还有急事,久留不得,且先回去了。”那捕头用手指了指地上的四处走动的鸡,暗示道。
李婆子早就吓呆了,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傻傻的站在门前,一动不动。
“娘?做什么呢?怎么站在这里发呆?刚才谁来了,我在里边都听到了叫人。”苏溱在李婆子面前挥了挥手。
“怎么办、怎么办?刚才来了个人说钱大人说宫里来了人,要我们做好准备。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和宫里扯上关系了。”李婆子脚下一软,她现在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
苏溱连忙扶住李婆子,搀着她到亭子里坐下,慢慢的顺着她的背:“慢慢说,不着急。可说是什么消息?”
“那人也没说清楚,只说是好消息。”她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钱大人,就这还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听得这个消息,可不吓的不清。
苏溱倒是心中有数,她不觉得是那种皇上瞧上她了的狗血戏码,妥妥的肯定是为了水稻一事来的。
“娘,不用担心,想来是水稻的事情。大人既然说是好消息,自然应该欢欢喜喜的,我们等着就是了。”
“哎哟,不成,我得收拾一下院子,换身衣服。你快去叫你爹回来,先别告诉你爷爷奶奶,小心吓着了。”李婆子试着站起来,结果双腿抖个不停,根本站不起来。
“都是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双眼,娘你怕什么?再说了,这么一点小事儿,想来也不会出动什么大人物,放宽心,有我在呢。”
话音刚落苏福就从外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