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刻意瞒着,要收集点信息还挺容易的。
一确定信息属实,提前备下的题本和手稿便快马加鞭送人京城。
另一面,也没忘了向顶头上司布政使汇报一下,顺便哭一下穷,要点建筑材料什么的或者资金也行,来提前筹备化肥的事宜。当然了,这件事就用不着着急了,按照驿站正常的送信速度,十天八天也该到了。
大周朝的皇帝感觉今年很不顺。大小老婆整日争风吃醋就算了,儿子们也开始进入叛逆期了,简直头疼的很。
今年虽说没有什么大灾害,小灾小难却是一直不断的。一时是东边闹了洪灾,淹了一片民田;一时西边地龙翻身,震塌了几户民房;一时南边的学子说搞南北分榜不公平,让无能者上位;一时北边的学子说南北的坐享其成,整日里废话最多,要是他们为官,不过是白白浪费朝廷的俸禄。
北边的胡人今年受了几场雪灾,随时可能会进关扰民。偏生当年爷爷太宗皇帝为了稳定民心大幅减免赋税,自家老爹极度崇拜爷爷,一举一动都照着老爹的路子去走。
这么一来国库根本存不住钱粮,十几年前那场波及甚广的旱灾,他父皇把国库都掏空了,才勉强挽住了局势,如今还没彻底缓过气来。
如今他要是在朝堂上一提加赋税,下边的大臣就哭天喊地的要死谏,年纪大点还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忘祖。平日里闲着没事就盯着他的房事,一时说他儿子不够多,一时说他老婆有点少。
偏生他登基的这几年,因为大环境安定,虽有小波小浪,却不成气候,总体也算风调雨顺,历朝前辈们在位时发生的祥瑞事件,他身上一件都没发生。什么白狼白鹿啊,屁都不见一个。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他登基这么些年来,简直毫无建树。
皇帝忧伤的叹了口气,看着下边还在叽叽喳喳吵着的,本来还是坐着互相放炮,如今大有挽袖子干一架的文武百官,越发忧郁了。
想他堂堂大周,虽然目前国不富,但是兵强啊,怎么还要受那胡人的气。
他也懒得再听下去,干脆示意退朝,让他们就在这继续吵,吵出结果了再来和禀告。回去的路上他还想着,这帮家伙要还是这样下去,他就要考虑让他们站着上朝了,不信一站半天他们还能有这个精力吵架。
不得不说郑绍知很是幸运,在皇帝最不爽的时候递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皇帝本来以为不过吧是地方官员年末惯例的题本,无非是说一说自己做出了什么政绩,夸一夸圣上英明,吹捧一波,好能留个印象的废话题本。谁知道这里面竟然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皇帝刚看了个开头,就激动的站了起来,嘴里连声道:“好、好、好。郑绍知果然是好样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他。”
好吧,其实他不太记得还有这么员人物了,幸好郑绍知开头就偷摸的安利了自己。
“沐恩,随着这题本来的书呢?放哪儿了?”
“万岁爷,在这。老奴自作主张带进来了。”沐恩双手捧着一个小箱子过来了。
“没有钥匙我怎么开?你去拿把刀来把它撬开。”
“万岁爷莫急,老奴这就撬开。”见皇帝心情不错,沐恩也放松下来。
书里的内容就要详尽多了,不单单是有亩产数据,还有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写出了相关对策,以及目前遇见的困境等等。
“万岁爷?万岁爷?先用膳吧?午时已过了,万岁爷用膳再看?免得饿坏了身子。”沐恩轻轻的说。
皇帝猛的回过神来:“叫御膳房上碗面就是了,别弄其他的,麻烦。你吃了么?没吃就先下去吃饭再来。”
大周的皇帝素来比较随意,按照开国太宗皇帝的话来说“我都做皇帝了,连吃个什么都有人管着,那还有什么意思?”
因为这个原因,大周朝的皇帝,平日里的吃食素来没有什么规矩,只是追求一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