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2 / 3)

,比她爹都老了,还这么不识趣。

她塞了一颗李子给苏福,继续走着:“也是各位叔伯婶娘瞧得起我,有点什么事都爱找我商量。也亏的他们不是那起子没本事还爱眼红的,不然我也不能搭理他们。”

郭夫子那个气呀,偏还不能说些什么,不然自己就是那红眼病了,只得自己念叨着些什么大丈夫不与小女子计较,有辱斯文之类的废话。

黄夫子简直无语,他这个老友有时候简直迂腐得可以,没事总是得罪人,自讨苦吃。几个学生憋得满脸通红,黎秀才很想开口解救自己的老师,却被胡怀安给拉住了,示意他不要出声。

苏姑娘可不是那些说几句就脸红的,黎秀才要是开口,说不得会被怼的更惨,还不如别开口,不然郭夫子就要恼羞成怒了。

眼看就要进入五月了,田里的水稻已经开始孕穗了。各家的稻田连成一大片,像是一块大大的绿色毯子。

苏溱顺手拔了一株靠近田埂的稗草,“爹,这田里的水可以再深点,现在太浅了,起码要到脚面才行。”

苏福蹲下去仔细看了看,“确实少了点,等下就放水进来。还有这杂草又长起来了,是该除草了。”

苏溱看向一边几个衣冠楚楚的书生:“你们要不要来体验一下?”

不待几人回答,她又自问自答道:“算了,没得踩坏水稻。”

“说实话,真想了解一下农家真正的生活,倒不如是春耕或者夏收的时候来。尤其是夏收,就是与老天爷抢时间。赶着收稻,赶着重耕,赶着播种。还有绿豆、黄豆等物也是这个时候收成的。现在来,大家也看不到什么。”

“确实如此,姑娘这话说得很对。农家六月最忙,就连五六岁的小孩子都要下田拾稻穗,家家户户都失败摸黑出门摸黑回家,忙的昏天暗地的。”黄夫子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了,日子虽然辛苦,这地瓜土豆虽说吃多了烧心,起码能让大家不饿肚子了,逢年过节的大家也舍得吃白米饭。我记得小的时候啊,种再多的田,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次白米饭,几乎天天都饿肚子。”苏福感慨的说。

“这青山村良田颇丰,水稻收成应该不错,怎么会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白饭呢?”郭夫子疑惑的问道。

“夫子有所不知,这稻子下来以后,除了交税,剩下的除了留点稻种,再留百十斤稻谷,都是要卖掉的。卖了稻谷才能换点钱,家里就指着这点出息呢。”苏福解释道。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苏溱忽然说道。

这话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最直白不过了,郭夫子一时觉得有点羞愧,很是正色的向苏福作揖:“是我以己度人,还请老哥见谅。”

苏福手足无措,侧身避开,连连摆手,他都没弄明白这是什么情况呢。

苏溱倒是对郭夫子的感官好了些,看来这人只是某些方面比较迂腐罢了,为人倒是正直。

“姑娘这句诗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不知道姑娘怎么没做完这首诗?”郭夫子看向苏溱。

“这不是我做的诗,是我在书上看到的,我才念过几年书,写不来这些东西。”苏溱有点囧,这首诗在她印象里就是学过罢了,内容还记得,作者倒是忘了。

“苏姑娘还念过书?念的是哪几本?”郭夫子来了兴趣。

“只是认得几个字,没有正经学过,逮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罢了。”苏溱又拔了一株稗草。

“这稗草草籽也是可以吃的,当年大旱的时候,水稻都种不了,我们就吃过这稗草的草籽。”苏福笑着说,顺手也拔了一株稗草,半点不手软。

苏福正在和众人普及稗草籽怎么吃,就听到远远有人喊:“阿溱姑姑,阿溱姑姑!”

苏溱转身看过去,是村里花大娘家的孙子小石头,也跟着喊道:“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

小石头飞快的跑到跟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