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了,他回来找不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说着,她竟是要哭出来了。
“婆婆,现下咱们先别想那么多,咱们只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战争来呢,咱们就先躲到别处去,等七墨回来了,咱们就回来找他。要是战争不来呢,我们就照常生活。至少……战争来了,廖奇伟也就没法子来找咱们麻烦了,您说呢?”
梁氏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现下又是乱世,她真怕儿子回家时,找不到家在哪儿了。
擦掉眼角的泪水,梁氏便将做好的饭菜给端出去,李云月继续擀面,在吃饭之前,将馒头给蒸上。
等吃完饭,再放两把火,馒头就蒸好了,打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面粉香气扑面而来。
李云月问道:“志柏,你愿意与我一同前去吗?”
安志柏:“好。”
“那你去拿灯笼。”
安志柏将灯笼拿上,然后和端着馒头的李云月出门了,梁氏倒也没拦着他们。
他们到达河边时,年轻人已经在照顾孩子老人们躺下准备睡觉了,但这种时候,他们也没那么快就睡着。
曾经他们也有家的,如果不是战争,他们现在会睡在自家房子里,不需要食不果腹、也不必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们白天,在河里根本没打到鱼,晚上吃的都是野菜,没有主食、没有油水,根本就不饱。
李云月端着馒头一靠近,他们就嗅到了香气,口水立即就流出来了,大伙儿纷纷坐起身子,便见安志柏提着灯笼,和李云月一起走过来。
“我们家里头,也就只剩下一点面粉了,我全都拿出来,给各位做了些馒头,你们都过来拿吧,吃了就不那么饿了。”
她将蒸笼放在旁边的石板上,大人们都没过来,但孩子们都主动过来了。
李云月拿起一个馒头,递给了其中一个孩子,摸摸孩子的脑袋,“去喊你爹或者你娘过来拿馒头,或者你拿你手上的给他们,你再来我这儿拿。”
小孩子颠颠地跑到爹娘那儿去了。
很快孩子又跑过来,拿两个馒头,给自己的爹娘。
没一会儿,李云月送来的馒头,就发完了。
大人们也没再躲在孩子身后,而是走上前来,亲自感谢李云月。
李云月并不着急走,送馒头只是她的一个目的而已,她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在简单地和大家寒暄之后,她便说道:“你们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虽然我很乐意将家中的食物给你们吃,也不想看着你们挨饿下去,毕竟这么多小孩,还有爷爷奶奶呢,是个善良的人,都不忍心看他们挨饿的。”
“可我家粮食也有限,且今日我已经将将家中全部面粉,拿来蒸馒头送给你们了,明日便不能再给你们任何吃的了,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做点什么事情,至少能够不让自己和家人饿肚子。”
李云月说完,大家就忧伤地叹息起来。
“这种时候,咱们上哪儿找事情做啊?要真有事情可做,我们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了。”
李云月早就猜到,他们可能会这么说,当下也不诧异。
“你们在石河村呆了也有一天时间了,今日你们肯定也在附近逛过了,也都知道,还有不少人家,还没插秧完,甚至还有很多田没有犁好,这些事情,你们都可以去帮忙啊?”
“这家拒绝你们帮忙,也许别家不拒绝呢?他们尽管没钱支付你们的劳动,但至少会给你们一些吃的,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食物,你们接受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不是吗?”
这些百姓不是乞丐,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吃的,从刚才发馒头的时候,李云月就知道了。
她补充道:“你们就算不能全家都去帮忙,可至少能有一个年轻人,能帮忙别人,换得一点吃的也好呀。”
她知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