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当时的场景,女儿落到水里,大家怎么也找不着,田秀珍又惊又怒,浑身发抖着流出眼泪。
深夜,何嘉仁兄弟回到家,把梁宇拷问的结果告诉他们,何父气得胸脯起起伏伏。眼眶发红。
“刘家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难以想象若是没有好心的路人施以援手,二娘恐怕凶多吉少。
新仇加上旧恨,何家人俱是沉默了,在沉默中压抑着爆发的怒火。
当初何家人被刘姐角子铺驱赶流落街尾摆摊,他们下意识地选择了顺从和忍让。不与他人起冲突,是他们的求生智慧。
如今何家人明白过来,一次次的忍让不会有结果,旁人不会因弱者的忍让而退步,反而会因他们懦弱而气焰嚣张。
难道因为他们弱势卑微,便要一日日地忍下所有委屈吗?这一次伤及子女,田秀珍再也无法容忍!
田秀珍气愤地问何翁翁:“爹,今后咱们何记也卖角子吧!我去买过他们刘姐的角子,味道尚可,却远称不上最佳。”
刘姐角子铺的地段好,又有街道司的亲戚在,把别人的角子馆逼得关门才有这般的好生意。
田秀珍心中琢磨,何记可以靠着卖灌汤包的人气,连带着卖掉一些角子,即便是每日仅卖一百份也足够分走刘姐饺子店的收益,日子久了何愁不能把刘姐角子的客人分走?
何珍馐对阿娘的反应很意外,老实人被逼急了也会反抗,她娘终于学会崛起了,打人还挑了痛处打。刘姐角子气焰嚣张,倚靠不就是他们红红火火的生意吗?
他们连何记在州桥街摆摊子都受不了,跟针扎到眼睛里似的。待何记卖起角子,他们还不跟挖了心那样难受?
何珍馐打开个人面板,心中念着“饺子”,一片金光闪闪的图谱掉落下来,图上晶莹剔透的薄皮饺子四溢着香气。
【“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宋,陆游”】
【恭喜亲爱的解锁“饺子”!】
饺子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图谱记载了繁多的代表性菜谱。
它起源于东汉,为张仲景发明,起初是用于药用,用面皮裹着治寒的药材敷在人耳上,避免生冻疮。后来人们用面食仿做,称它为“饺耳”。
三国时期它叫“月牙馄饨”,南北朝时与汤混在一起,加上蔬菜食用,称为“馄饨”;到了唐代,唐朝人把肉馅固定饺子中,有了炸制、蒸煮的做法,又叫“牢丸”,到了宋朝吃法更是繁多,被宋人琢磨出了花样,有“角子”、“扁食”、“角儿”、“粉角”……等等称呼。
何珍馐研究完菜谱后,微笑着同何家人说:“阿娘的建议我们可以试试,我想想老祖宗应该有留下角子的菜谱。”
何家人闻言目光皆是看向何珍馐,目中闪过属于老实人的愤怒和坚定。
何父果断地说:“不管老祖宗有没有菜谱,角子我们都要做,你爹爹和翁翁都会做角子!”
他们何家虽然穷,但志气从来没短过。善良和软和都是有限度的,既然处处忍让没有用,那就迎难而上,他们要跟刘姐角子抢生意!
他们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了区区一个刘姐?
何翁翁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情复杂地捋了一把胡子。很多年前,刘家的铺子不过是何家产业中微不足道的一张薄薄的契子,家业散了之后何家跌入泥里,连霸有他们产业的人家,如今也能仗着一个小铺子抖擞起来,欺他何家后人。
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
……
别苑。
两个暗卫回到别苑后两人领了一百鞭惩罚。
何珍馐的日常十分普通,整日不是泡在何记干活,便是奔走在别苑、刘府之间。今日是节日,人潮如流,他们稍不留神何珍馐就被撞入河中。
谢自在负责行刑,一点也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