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棚和种植槽没关系的。
但土豆和红薯实在量大,就算是能量蔬菜,单价最高也不会超过四元,所以不是很划算。
两人正苦恼的时候,孙凌和邱山拎了箱子进来。
风尘仆仆却满面喜气,先给她看了厚厚的五本合同,全都盖上了鲜红的大印章。
周黍想翻,但手伸出来,连指甲盖里都是泥,只能算了。
孙凌却嘿嘿一笑,踢了踢脚下的箱子:“看我们带回来的什么?”
既然有他们从南兴区买回来的白玉蘑菇,也有各种包装好的种子,还有被泥土包裹起来的十来种藤根。
周黍先看了一眼,没太在意。
等再看一眼,突然抛开正在摆弄的大土槽,整个人趴木箱子上了。
她迫不及待地拿起来道:“葡萄啊,这是葡萄啊!”
不同种类的野生原种,活力旺盛得很!
孙凌点头道:“是啊,有什么可奇怪的?”
葡萄这东西,吃肥料,吃阳光,虫害也特别严重,果子倒是好吃,但运输和保存非常不容易。
少数农场有种,但都是为酿贵价的酒——
话说,周黍不是想酿酒吧?
孙凌看看大土槽,再看这被各种土坑和土台占据的实验性大棚,就问:“周黍,你不是想——”
周黍一把握住她的手,摇晃道:“单用大棚种土豆和红薯太费成本了,如果套种葡萄的话,不就能成了?”
葡萄根系深,土豆和红薯浅,套在一起种,把种植土槽再打得深和大一些,不就能花一样成本干两三样事?
瞬间不心疼了!
她笑起来:“孙凌,你跟我想一块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她一边搞大白玉蘑菇,一边努力用雇工建她的万亩简易大棚,夯大土槽,沤肥做基质,把土豆和红薯在棚里种下去。
再悄悄地将大棚基地灌溉用的水坑填满,然后准备好第一次集采交货蘑菇,黄瓜和番茄。
而孙凌,就开始专心培育这些葡萄树吧!
四槐树镇陷入春耕的狂热气氛时,老袁也处在恐惧和兴奋交杂的情绪中。
他半夜从南兴区发车,天亮到四槐树镇,取了蘑菇折返南兴区,深夜时分抵达蔬菜集散市场。
两三天跑一个来回,拖上一两万斤的蘑菇,挣几千块的辛苦钱。
这天刚到,各菜市场的小商贩围拢过来。
大框大框新鲜肥美的平菇搬开,露出车厢最里面的一个密封箱子。
老袁亲自搬了下来,有小商贩玩笑着来看,都被他拍开手了。
直等到全部的货批完,市场上的人零零落落起来,那位找老袁说过事的络腮胡才溜溜达达过来。
老袁见他来了,才拎了箱子过去。
他冲那络腮胡打开箱子,一整个的菌包,两头长满肥厚的蘑菇,重重叠叠如同云山一般。
故意卖辛苦道:“那边管得很严,我也是拼着后面挣不到钱才干的。就为这个,后面两天都不敢去了,得听别人说没问题了才能——”
络腮胡笑,从口袋里摸出来一个厚厚的信封。
老袁咧嘴,接了信封一掂,对天天掌握现金的人来说,准准的三千块厚度和重量。
就直接揣怀里,感谢道:“谢谢,以后再有这样的好事,您再来找我就是!”
络腮胡拿起箱子:“真想得美,哪儿来那么多的好事?”
他一年也碰不上一次这样的冤大头。
络腮胡拎着箱子穿过市场,将东西放上一辆早就等着的面包车上。
穿街过巷,面包车出了集散市场所在的小镇,一直往北边去,终于抵达一大片几千亩大棚的基地。
箱子冲洗消毒,菌包表面清理消毒,最终被摆进一个洁净的小房间。
林蔷端详了大托盘上的菌包和平菇很久,叹气道:“不谈纯净度和能量度,只说